本文作者為:「金磚四國」(BRIC)之父歐尼爾(Jim O'Neill),他曾任英國財政大臣、高盛資產公司(Goldman Sachs Asset Management)董事長
前情提要:美國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衝上9.1%,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預計7月底可能再升息4碼,帶動美元大漲,同時亞幣全倒,而歐元20年來首和美元平盤。15日新台幣來到29.94元,日幣貶破139元(138.77元)創24年新低,韓圜也一度貶破1320元創13年新低,後回彈至1324.78元。
2022年上半年充滿痛苦。股市經歷有史以來最糟的半年走勢之一,政府債券正面臨罕見但顯著的下跌,而加密貨幣的幣圈才被狠狠打醒──雖說許多人早就預料到了。
然而各種金融市場動盪中,美元屹立不搖,甚至正處於20年來最為強勁的狀態;包括歐元在內,美元相對其他許多貨幣都呈現升值。從標準貨幣估值角度來看,美元已達許多投資者或許得認真考慮賣出的高點。面對歐元、日幣等大部分主要貨幣,美元價值高估可能達到20%左右,這種情況可不常見。
美元價值約被高估20%
但我必須趕緊補充,貨幣通常不會因其價值而自行倒退,相反地,基本上都是決策者採取行動才會觸發貨幣下跌。
以1985年《廣場協議》(Plaza Accord)為例,法國、西德、日本、英國和美國都同意干預貨幣市場,削弱美元對法郎、馬克、日元和英鎊的匯率。或者回想1998年前美國財政部長魯賓(Robert Rubin)公開推翻強勢美元政策,以及2000年代初期美國政府決定容忍美元對歐元大幅貶值。上述情況,都是決策者出手安排或協助美元下跌。
考慮到美國政治不穩定,以及美國經濟面臨一些結構性問題,美元目前能維持強勢看來相當了不起。從不斷出現的國際收支和經常帳戶赤字、對外匯存底主要持有者採取激進立場,到圍繞槍枝和墮胎的文化內戰,每一項議題都足以讓美國社會處於沸點。
然而,如今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正在收緊貨幣政策以控制通膨,投資者似乎再度傾心於把美元當作避風港。理論上高通膨會侵蝕一國貨幣的購買力,但在目前情況下(就像我擔任貨幣分析師時所經歷的許多時期),市場有兩種選擇:押注Fed能控制住通膨,或者在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裡投資到別的地方。對大部分人而言,該選哪個方案顯而易見。
美元還能進一步走強
此外,儘管美元目前受到高估,除非出現一些新的不利因素,否則美元還能進一步走強。會有什麼不利因素?首先,最明顯的不利因素是Fed認為自己犯下大錯,然後突然又重採放鬆政策立場。這樣發展的可能性不高,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債券市場正面臨戲劇性反轉,而美國貨幣市場已開始為Fed今年以後的降息(從比現在更高的利率水準)進行定價。正如一名非常成功的宏觀基金經理對我說過的那樣:你唯一能確定Fed的事,就是Fed將在某個時間點改變它原本的觀點。
第二種不利因素在於其他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緊縮步伐超越Fed,就像從前美元下跌期間那樣,但考量其他經濟體目前的狀況,這個情況不太可能發生。
因此我們還剩下另外兩種可能性。美國和世界當前局勢下,美元依然能維持其統治地位,原因之一在於沒有其他貨幣的戰略重要性足以取代它。例如歐元,成員國組成關係讓它一直不斷出現問題,更不用說它缺乏涵蓋整個歐盟的單一歐元債券。
人民幣不對美元地位構成威脅
一些評論家認為,中國的人民幣足以成為可信的美元替代品。然而在中國鼓勵更廣泛使用人民幣,允許它更自由、更具流動性之前,人民幣不會對美元的統治地位構成重大威脅。儘管金磚國家(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在2022年年度會議上討論了如何促進廣泛使用他們的貨幣,但我們之前就聽過這種說法了,沒有什麼理由認為這種崇高野心很快就會實現。
綜觀歷史,美元的強勢狀態出現逆轉,通常發生在美國財政部長宣布美元過於強勢,並提出干預市場以削弱美元的可能性。我毫不懷疑,這種情況可能就會在現任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領導下重演──但在出現更多證據顯示通膨預期下降前,採取這種措施可能還為時過早。
無論如何,我認為幾年之後,現在決定賣出持有美元的人會對這項決定感到滿意,不過我也會建議他們,賣出後就別時刻盯著美元交易表現不放,因為那只會帶來焦慮還有放馬後炮。
註:本文之中文翻譯由Project Syndicate提供,再經《信傳媒》洪培英編輯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