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演進的速度日新月異,從歐洲掀起的開放銀行(Open Banking)風潮也逐漸吹向台灣,過去金融機構壟斷、把持金融數據的遊戲規則正在被改寫,未來科技業者、新創業者也有機會使用這些資料,提供消費者更便利的金融服務,打造新的金融生態圈。
讓消費者重新取回使用便利金融服務的權利
所謂的開放銀行指的就是金融機構將應用程式介面(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開放出來,讓第三方業者也能串接,共享金融機構所握有的數據資料,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公司合作之下,也讓金融服務的應用更多元,金融科技公司能利用API提供銀行原本沒有辦法做的事,對消者來說則是可以獲得更貼近需求的服務。
舉例來說,瑞典的Bank ID服務,最早由幾家主要的銀行合資成立開發的Bank ID,一開始是讓用戶拿到A銀行憑證後,也可以登入B銀行服務,不需要再管理不同銀行間那麼多組的帳號密碼,之後瑞典政府更進一步將它納入公共服務體系,用戶使用政府機構的服務時,只需要輸入原本開戶銀行的帳號密碼即可,不需要再重複申請帳戶。
「過去消費者是沒有選擇的,」東吳大學富蘭克林金融科技開發中心主任沈大白舉例,民眾在銀行開了一個帳戶,帳戶雖然是我們的名字、裡面是我們的錢,但實務上這個帳戶的使用權卻是屬於銀行,假設我們想把資金轉去其他銀行,銀行總是會透過種種方法阻止你。因此,廣義上開放銀行最初的概念,就是把更方便使用金融服務的權利還給消費者。
歐洲掀起開放銀行風,金融生態系即將改變
這股趨勢最早在歐洲掀起,至今仍如火如荼發展中,首先英國於2016年規劃定訂出相關標準,由英國競爭及市場管理局(CMA)負責統轄,要求英國九大銀行在用戶同意之下,要讓經過認證的第三方組織存取該用戶的數據;此外,歐盟也通過PSD2法令,規定在2019年初之前,銀行要落實把支付服務和相關用戶數據開放給第三方組織使用。
沈大白表示,PSD2法令通過後,背後隱含著未來金融體系將由傳統金融機構、開放平台、新創公司和消費者四大元素組成的意義,也迫使傳統銀行必須做些改變,根據統計,有88%的歐洲銀行認為這對他們的業務造成衝擊,68%認為這將弱化銀行功能,84%的銀行則表示會提出新的策略來因應。
回到國內市場,這樣的議題也正開始發酵,民營金融機構走的速度較快,舉例來說,凱基銀行在去年底推出開放API服務讓金融科技業者串接,目前的合作夥伴有CW Money理財筆記、Pi行動錢包等,另外玉山金控也和IBM合作建置開放API平台,而中信金控、國泰金控和富邦金控也都有所著墨。
台灣技術逐漸純熟,心態上必須積極因應
沈大白觀察,負責金融科技的主管單位其實也算積極,因為他們明白這是一個國際趨勢,然而既然這是國際趨勢,就不要關起門來做,免得步入過去台灣業者在第三方支付技術上明明領先,卻因開放時機太晚,反而讓外商取得先機的後塵。
他指出,台灣健保數據完整,若能和醫藥、農業、食品等產業結合,將是台灣的一大優勢。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商機在於訂定標準,台灣相關技術領先,我們若能抱持較開放的心態和其他亞洲國家合作,建立一套開放銀行的標準,就能搶得先機,就像過去IBM等大廠在巴賽爾協定搶得制定標準的機會,往後商機幾乎形成壟斷。
然而,銀行要不要敞開大門,裡面還存在許多爭議和必須取得的平衡,巴克萊銀行曾提醒,對消費者來說,想要更便利、快速、簡化的金融服務,另一方面就是隱私權的問題恐怕變得更加複雜。沈大白強調,在這樣的前提之下,打造大數據和金融科技的基礎建設,像是以「去識別化」技術來克服隱私問題,也是刻不容緩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