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會期開始,行政院將《電業法》修正草案列為優先法案,21日晚間,國民黨臉書粉絲專頁貼文提出3點質疑,認為修正《電業法》會讓電價上漲、無法保障民生用電,將可能圖利財團。
事實上,電業法修正是歷任執政黨都想推動的政策,但從馬英九到蔡英文,都看不出明確的成果。2015年7月,行政院亦曾提出修正版本,要求台電進行「廠網分離」、發配售電分流,電力網由台電獨占,發電業與售電業則可自由申設,逐步開放用戶自由選擇購電對象,且不管制其售電價格。這樣的精神,其實與民進黨提出的修正版本無太大差別。
維持供電基礎還是壟斷?
對於民眾最關心的電價上漲問題,行政院長林全、經濟部長李世光日前回應,「電價是由公式決定,且電價公式需經由立法院通過,根本不可能在自由化後,電價立刻漲3倍。」相比於國民黨去年已經提出實際的修正草案,目前行政院僅開了3場公聽會,經濟部還在研擬新的方案,電價到底會不會上漲,似乎未有明確的答案。
近日,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廖國棟與黨主席洪秀柱都提出質疑,電業自由化後,遇到天災或重大狀況時,市場化的電廠是否還能維持一定的供電基礎?國民黨將台電認定為電力壟斷事業,只有台電同時掌握電力網與發電廠時,擁有從上到下的調度能力,因此對電力自由化產生恐懼。
習慣黑箱的國民黨也談公民參與?
不管是哪一黨執政,提出的修正草案都包含重要的改革:台電分拆。去年,台電副總經理李鴻洲接受《焦點事件》採訪時指出,「這一次《電業法》修法的目的,是朝向電業自由化的方向,台電支持政府的政策。」近日,台電員工卻從恆春發起徒步抗議行動,也在公聽會上表達明確反對意見。對於立法內容相似的草案,台電的態度亦是前後反覆,上下不同調。
從「服貿」還是「修改歷史課綱」,國民黨早已被認定為是「黑箱作業」的慣犯。相較於去年直接提出修正草案,520改朝換代後,行政院已為此召開3場公聽會,而換味道在野的國民黨喊出「自己的電力自己救」,主張「應該在政策形成的階段就開放公民參與,並邀請各領域的專業人士重新檢視。」,顯見《電業法》修法仍有爭議,不能一味反對。而國民黨與時代力量都承諾將再召開公聽會,期待能取得更多的意見交換與社會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