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上吐下瀉...未熟雞蛋少吃!夏日小心「沙門氏菌感染症」

醫療保健

近日病房連續有3位因沙門氏菌感染住院的病童,家長擔心的詢問:「我的孩子為什麼會感染沙門氏菌呢?會不會傳染…?」沙門氏菌感染症為食因性感染的疾病,是兒科常見的腸道感染菌種,好發季節在7-10月,但台灣氣候溫暖,整年都可能發生,感染對象以5歲以下的嬰幼兒居多。

主要的傳染途徑有兩種:食物、水。藉由食入被動物或人類糞便污染的水或食物而感染,例如:生的或未煮熟的雞蛋、蛋製品、牛奶及奶製品、肉類及其加工製品等。潛伏期通常是12-36小時;一般臨床症狀以急性腸胃炎表現,在感染後6-48小時會有噁心、嘔吐及腹瀉症狀,可能伴隨發燒及腹部絞痛等情形,通常發燒72小時內會好轉。

嬰兒、老年人或免疫功能低下者症狀通常較嚴重,可能因菌血症引發其他嚴重併發症。針對此類腸胃炎通常不需要給予抗生素治療,以補充水份及電解質為主,但若引發菌血症,則需注射7-14天抗生素治療。

如何預防感染?

1.最主要的方式是勤洗手,在上完廁所後和準備食物之前,必須徹底的以洗手液或肥皂清洗雙手,減少傳播的機會。

2.確實遵守~WHO食品安全5要訣:

(1)保持食品清潔
(2)生食熟食要分開
(3)食物要完全煮熟(尤其是雞蛋與家禽肉類)
(4)食物保存在安全的溫度
(5)使用安全的飲用水與食品

病童照護注意事項如下:

1.注意有無脫水現象,例如:眼眶凹陷、嘴唇乾裂、皮膚乾燥無彈性等症狀。
2.換尿布時,以溫水沖洗後拭乾,保持臀部乾爽,勿使用痱子粉或含香料的濕紙巾擦拭,以免刺激皮膚。
3.採清淡飲食,例如:米湯、稀飯、白土司等,嬰兒可繼續哺餵母乳或依醫師指示改用特殊配方奶粉。
4.勤洗手、加強飲食衛生、食用新鮮食物、正確奶瓶消毒。
5.執行腸胃道隔離是必要的,避免接觸病童用過之尿布,排泄物應妥善處理,並確實洗手。
6.被已感染之病童糞便染污的環境、用物、玩具等,可使用0.05%漂白水進行消毒。

最後提醒各位家長,若病童出現發燒、嗜睡、嘔吐或腹瀉加劇、脫水、食慾或活動力下降等症狀,應儘速就醫。

原文作者為新光醫院 劉莉瑄護理師,本文轉載自第321期《新光醫訊》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