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日本的高中棒球錦標賽-夏季甲子園在台灣媒體與社群間格外受到矚目,各種類型的媒體都爭相報導,印象中,這應該是近年來最受台灣人關注的甲子園新聞。
引起旋風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因為這是第一百屆,也不是因為強豪大阪桐蔭高中完成了春夏甲子園連霸。
而是打進冠軍戰的金足農傳奇故事,不論是地處偏遠的沒沒無聞小學校、高中前所有成員零硬式棒球經驗、僅靠9人闖入冠軍戰等事蹟都令人津津樂道。
甲子園的時空像停滯了百年
最令人動容的,當然莫屬從地方大會到甲子園決賽,場場苦戰,連投11場共1517球的王牌投手吉田輝星。
連日本的漫畫家們都已畫膩的灑狗血劇情,竟然真實發生了,試問怎能不賺人一把熱淚。
在世界各國不論三級棒球到職業,投手是消耗品且分工越來越精細的現代棒球觀念下,很難讓人相信還會有這樣的比賽,甲子園的時空似乎停滯了一百年。
「很熱血,但王牌投手應該手壞掉了」、「日本職棒還在殺豬公」、「投手應該職棒夢碎了」。
從新聞留言到各大討論區,不難看到台灣網友如上述反應。
難道是日本觀念落後嗎?難道是日本不知道投手需要保護嗎?難道日本不知道分工能延長投手壽命嗎?
有人會說球員教練當然想拼,那為何甲子園官方不設立諸如,投N球最少須休息N天的投手保護條款?
日本玩得起的熱血
很簡單,這種熱血,日本玩得起,原因有三:
第一,金字塔夠大,夠多手臂可以燒。
日本每年從地方大賽想拼進甲子園的高中棒球隊伍近4000隊,4000是什麼概念?全台灣所有高中職加起來也不過500所學校,棒球隊數量就更不用說了。
在人口基數夠大的情況下,燒掉很多的選手,還是有夠多優秀的選手會向上進到各級球隊中。
第二,體制夠健全,各階層球員都能適得其所。
除了日本職棒12隊和獨立聯盟外,日本業餘成棒社會人球隊有70餘支,全盛期更達200多支。
選擇進入社會人球隊的球員,同時身兼企業員工與球員兩種身分,一樣是靠棒球獲得一份穩定且長久的工作。
不同於台灣進入科班的球員,幾乎得要靠棒球吃飯,擠不進4隊職棒的窄門,就失敗一半,如果連10支甲組球隊都打不成,大多就無謀生的所長了。
第三,職棒本就非所有甲子園球員的最終目標。
也有許多球員即使拼死打進甲子園,卻也從沒將職棒當成選項,自然就不在乎未來能不能打棒球這件事,他們照常升學,變成一般上班族,走上完全遠離棒球的道路,然而各種運動社團的經歷在日本民間求職往往是一大加分項,最火熱的甲子園更是如是,除了有共鳴感外,也會被當成團體合作與自我紀律良好的指標。
所以比起燒壞的手臂,維持「傳統」與「熱血」對甲子園來說重要多了。
台灣燒不起這種熱血?
有人曾問,為何台灣造就不出甲子園的棒球氛圍,只能說台灣燒不起這種熱血。
在體制不夠健全,金字塔不夠大的情況下,可以發現台灣的高中球隊也漸漸講求保護球員觀念。
菁英制當然某部分限制了台灣體育環境的發展,但也在整體環境遠遜下養出少數世界級的球員。
縱然職棒與日本有一大段差距,台灣的高中生可一點也不輸給日本甲子園的球兒,事實上今夏擊敗金足農的超級勁旅大阪桐蔭,去年就曾派出主力加上其餘大阪地區優秀球員,組成大阪明星聯軍,與台灣幾支傳統強校進行友誼賽,台灣的平鎮高中就以3:0擊敗大阪明星聯軍,平鎮高一先發投手李晨薰更是投出了6.1局無失分的宰制水準。
既然菁英制度短期內無法改變,更科學化、更完善、更分工的高中棒球,也許才是台灣該走的路線,從世界盃足球的冰島到甲子園,別再反觀「台灣為什麼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