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松尾豐(Yutaka MATSUO)
來探討一下人工智慧對個人來說有什麼衝擊。具體來說,它對於我們的工作,會帶來何種影響呢?
媒體上經常可以看到,關於「人工智慧會不會搶走人類的工作」這樣的討論。電腦的進步,早已使得在單純的事務性作業上,由機器取代人類。要是人工智慧照這樣不斷進化下去,令人擔心人類的工作會不會被機器搶走。
在《與機器競賽》一書中,有著如下這樣的論點。
第一個論點是,「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是現在才開始的, 每次的發展都會導致一些工作消失,但也必然會再創造出新工作」。在至今的兩百年時間裡,都是這樣的。例如,耕耘機問世後,人類就可以不必耕田了,但是卻也需要製造、使用,以及銷售與維修耕耘機的人。所以,沒必要擔心。
另一個論點是,人工智慧的發展由於屬於不同性質, 或許至今的科技發展只影響到少數人,但這次的變化或許會對大多數的人造成影響。還有,貧富的差距也在擴大。這唯有仰賴財富的重分配才可能徹底調整。托瑪.皮凱提(Thomas Piketty)的著作《二十一世紀資本論》(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很熱門 ,針對貧富差距與公平做一番思考,應該是很重要的。而且,還必須考慮各國間經濟差距的可能性。
「易於程序化」的工作也易消失
那麼,更具體來說的話,什麼樣的工作容易留下,什麼樣的工作又容易消失呢?對此,我認為「看你想的是多久之後」,答案會變得很不相同。請各位參考【圖表28】,這是牛津大學的一篇論文中提及的「再過十到二十年會消失的職業與留下的職業列表」。它是把七○二種職業,分解為「手的靈巧度」「藝術能力」「交涉力」「說服力」等九項性質,再預測未來十年這項工作會不會消失,並依照預測的機率高低排列 。
從表中看來,銀行的出納員、不動產代書、保險業者、證券公司的庶務人員、代理報稅者等金融、財務、稅務類的工作,似乎影響很大。另外,運動的裁判或貨運的寄收業務、工廠機器的作業員等「易於程序化」的職業,一般認為消失的機率也很高。相對的,看看消失機率低的名單中,列出了醫師、牙醫、復健專業人士、社工、諮商等職業。需要人際溝通的職業,暫時還很難替換成機器吧。
我們就一面參考這樣的名單,一面試著猜想看看,從短期到長期,人類的工作可能的變遷。
先以資料分析充分活化a.i.
短期(五年內)來說,應該不會發生那麼劇烈的變化吧。不過,在會計或法律等業務中,或許會急速出現大數據或人工智慧。此外,在行銷上,應該也可以活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吧。由於各種事業中,大數據的分析與人工智慧的活用都會漸有進展,資料分析的技術與知識,以及人工智慧相關的知識,應該會變得很重要。廣告暨影像診斷、防止犯罪與監視等部分領域,應該會急速適用人工智慧。
中期(五至十五年)來說,在生產管理與設計等部分, 人類的工作應該會有很大的改變。
如前所述,在「偵測與發現異常」這樣的作業上,是能夠生成高層次特徵量的特徵表達學習上很擅長的;人工智慧能夠偵測到「有哪裡怪怪的」一事的能力,會急速上升。例如,監視員或保全等工作。就算不是擺明在監視的工作,像是店舖的店員或餐廳店員等,在工作中,應該經常都必須做到「發現異常之處並予處理」這樣的事情吧。
這樣的工作,基本上可以用感測器加上人工智慧取代。碰到例外就另行處理即可,因此例行作業多的部分,可以交給人工智慧來負責。一旦碰到「有哪裡怪怪的」之時,才由人出來因應。像是計算商品數量、匯整營收製作 Excel 表、定期寄發郵件給顧客等工作,大部分可能都已經有人工智慧在做了。
在這個階段,一些尚不屬於例行的工作、創意的工作, 都還是人類的重要工作。例如,因應例外的顧客狀況、撰寫提案書等。
「判斷」是屬於人的最終優勢
從長期(未來十五年以上)的觀點來說,包括例外狀況的因應在內,人工智慧可以涵蓋的領域會慢慢增加。跨領域的知識活用將有進展,也漸漸能夠做到因應顧客或製作提案書等任務。
在這個階段,人類的重要工作可以分為兩大類。其一是「極為綜觀性的,樣本數很少,可能得做出困難判斷的業務」,像是經營者或事業負責人那樣的工作。例如,某家公司有某項正在開發的產品,在目前的狀況下應如何推動下去?由於並未多次反覆執行同樣的工作,無資料可參酌,難以做出判斷。這樣的判斷只能靠「經驗」,也就是把一直以來在不同狀況下所做的判斷「移轉」過來執行,或是從歷史中學習。在納入各種資訊後所做的「經營判斷」,應該會是人類到最後仍保有的重要工作吧。
另一方面,也有些工作是基於「最好由人類來擔任與人類接觸的媒介」這樣的理由而保留。例如,治療師或餐廳店員、業務員等。只要出於「最後階段由人類來應對會比較讓人開心、由人類來說服會比較聽得進去」之類的原因,由人類來面對人類這件事本身應該是不會改變的。或許可以說, 由人類來服務自己,比較會覺得「這服務很有價值」。
匯整一下以上的內容,從短期到中期,學會資料分析與人工智慧的知識與技術是極為重要的。但長期來看,反正這部分會交由人工智慧來做,或者學會只有人類能做的綜觀全局的判斷,或者專注在人類對人類的工作上會比較好。
人類和機器達成互助
另外,還有件事不能忘記,人類與機器之間的合作。目前的西洋棋界,已經在舉辦自由式的人機協作大會了,人類要如何和電腦組團比賽都可以。在各種工作上,應該也會出現這種「自由式」的做法。在人類與電腦的合作下,或許可以進一步激發出人類的創造力或能力。在這樣的社會中,生產力會極度提升,工作時間也會變短,如此一來,不就是可以讓人類的「生存之道」「尊嚴」等多樣化的價值觀,能夠更加受到重視嗎?
內容來源:作者/黃震南 (《了解人工智慧的第一本書:機器人和人工智慧能否取代人類?》由經濟新潮社出版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