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被估價的大氣層 能被賦予市場價值嗎?

書摘

某方面來說,藍天的價值只有在空氣污染越來越明顯時,最能被凸顯出來。也只有當城市上空佈滿了醜惡的煙霧或霾害、污濁空氣嗆鼻難聞、小孩在污染嚴重時只能在室內玩耍,以及愈來愈多人呼吸系統出問題而入院治療時,乾淨空氣的價值才能為大多數人所體會。

有些經濟學家已針對淨化空氣污染所需的成本,與醫療成本加上人們入院治療的收入損失,兩者進行比較。如同我們在第三章所言,這類成本效益分析不但充斥著有關空氣污染會否干擾經濟生產力的不確定假設,同時也忽略了清淨空氣的諸多益處,像是孩子可以在戶外恣意玩耍,以及我們可以放心大口深呼吸,不用擔心會吸入許多有毒的污染物。

環境與經濟緊緊相扣

由於空氣污染無色無味,而且其所造成的影響被分散到公有林地或湖泊時,乾淨藍天的價值就很難去評估。所謂的酸雨(acid rain)就是空氣污染的一種類型,是由煙囪和排氣管所排放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所造成。這些污染物會隨風飄散並沉積在雨水裏,使雨水變得更酸,而雨水則會進一步酸化湖泊與土壤。很多時候,酸雨也會改變湖泊與土壤中生長的動植物型態。

而這些污染物一旦與大氣層混在一起,所產生的污染便無法被察覺或嗅出來。更重要的是,酸雨的﹁因﹂和﹁果﹂有時相距非常遙遠,像是俄亥俄等中西部各州所排放的工業廢氣造成的酸雨,很可能會隨風灑落在紐約、新英格蘭、安大略和魁北克等地的森林和湖泊。也因此,身處下風處的紐約州州長和公民,對於乾淨空氣的價值所抱持的觀點,就和上風處的俄亥俄州州長與部分公民截然不同。

他們對於空氣污染的看法,大多與他們是住在迎風面或順風面有關,與政黨傾向和立場保守或自由無關。同樣地,空氣並不需要護照才能穿越國界,而污染也無法在海關被攔檢出來。因此,加拿大人和美國人對於新鮮空氣的價值和所需耗費的成本,便抱持著不同觀點。

全球暖化現象雖將空氣污染議題帶上了國際舞台,但那些環繞在地球上空的吸熱氣體卻看不見也聞不到。我們必須仰賴有精密設備和電腦模型的專家,來描述這些廣及全世界的危機,而非僅僅依靠自己的視覺、嗅覺和常識。截至目前為止,大多數的污染問題,包括燃燒煤炭與石油所造成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都是由北美和歐洲等工業國家所造成。

然而相信不久之後,中國可能就會取代美國,成為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冠軍。至於不斷砍伐森林的熱帶國家,像是巴西、印尼、馬來西亞和剛果等國,對於在大氣層中累積溫室氣體也是貢獻良多。在這項爭議不斷的全球暖化議題中,所有的風險分擔者包括了窮國與富國、煤礦公司與環保團體,更重要的是,還包括所有關心經濟福利、健康和生活品質的公民。正因為這個議題涉及了價值觀迥異的各個陣營,因此我們可以說,這項為藍天以及其所提供的宜人氣候定價的任務,必定極富挑戰性。

天空的價值

說到這裏,到底一片天空值多少錢?恐怕還是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因為大氣層就和土壤一樣,都是最珍貴和無可替代的自然資源。我們可以分析一下某些有關空氣污染的說詞,包括宣稱空氣污染是經濟繁榮的必然結果,以及避免污染的成本過高等等。工業團體不時會跳出來警告某項特定空污防制措施將會破壞經濟,然而待政策確實施行後,這些末日審判式的預言往往不攻自破。以下便是明證:

提倡使用無鉛汽油。這項作法原本應該會造成油價飆漲,並癱瘓交通運輸業以及所有仰賴運輸的產業,然而事實證明,在修正通膨後,現在的無鉛汽油不但比有鉛汽油便宜,而且燃燒汽油所造成的鉛污染案例也已降低,鉛中毒所導致的兒童神經失調病例也告減少。先前所言的那些無法容忍的成本,到底到哪兒去了?

保護臭氧層。科學家早已為臭氧層中日漸擴大的「破洞」做出結論,認為破洞是由一種名為氟氯碳化合物(CFC)的人工化學物質所造成,其主要用途是空調系統的冷卻劑以及電腦產業的溶劑。不幸的是,這些冷卻劑最後都排放到大氣層,而清潔用的溶劑也蒸發到空氣中,造成大氣層中積滿了氟氯碳化合物。就是這種型態的空氣污染,破壞了自然生成於大氣層上空且可以保護地球的臭氧層。

一般而言,臭氧能夠過濾掉太陽所發射出來的有害紫外線,而一旦臭氧層遭到破壞,我們可能就會曝曬到更多致癌的輻射量。我的植物因接收過多紫外線而受到傷害,同理可證,紫外線也會危及各種包括人類在內的動物所取用的食物。為避免這些威脅,氟氯碳化合物已被禁用,但在此之前,這項提議卻遭到反對,認為將會導致一場經濟浩劫。

時至今日,禁令順利推行,其他可替代的化學物質也被研發出來做為電腦業的清潔溶劑和冷卻劑,至於電腦的價格則是直直落,而空調系統也都還讓人負擔得起。就這樣,大氣層中會吃掉臭氧的氟氯碳化合物含量正持續降低,而原本預期會掀起經濟風暴的預言,幾乎沒有對經濟造成任何影響。

降低會造成酸雨的硫氧化物排放量。如同先前所解釋,硫氧化物是汽車排氣管和煙囪所排放氣體的一種,它所造成的酸雨不但會危及湖泊和森林,甚至還會破壞建築物與雕像。不過由於一項新政策的推行──亦即利用市場力量提供業者降低空氣污染的誘因,已使硫氧化物的排放顯著減量所需的成本,降低到工業團體原先所預估的十分之一。然而酸雨問題並未因此獲得解決,因為我們還必須採取相同的措施,來降低氮氧化物(另一種會產生酸雨的氣體)的排放量,至於有關硫氧化物減量將會導致經濟困頓的預言,並未實現。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