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大選結果》10張公投票讓民進黨慘付「進步」代價

2018選戰

這次九合一選舉綁公投,破天荒出現下午4點截止投票、開始開票時,還有一堆人沒投完票,台北市士林區的天玉里,高雄市三民區的寶興里、鼓山區的龍華里……,到晚上8點,台北市12個行政區還有一半還沒開完票。複雜的10張公投票,花了大家好幾倍的時間排隊等投票,有人從天亮等到天黑,有人不耐煩乾脆棄投走人。
10張公投票大亂九合一選舉
這10張公投票,不僅拉長投開票時間,引發民怨,一股腦兒把帳算在民進黨和蔡英文總統身上,其中還有5題與同婚有關的題目,也在全台各地、尤其是民風保守的中南部悄悄集結反撲;加上反空汙、反深澳、反核食3題威脅民生與健康,再再加深選民對民進黨中央、地方執政不利的負面印象,即使不領公投票,縣市長選舉也大受影響。
以新北市一位七十多歲的梁太太為例,一大早就準備好要去參與這場民主盛會,但公投該怎麼投?她在家裡研究半天,家人也為她一一解說。但平時她們一群婆婆媽媽聚在一起,有上教會的人,就會向大家灌輸「反同」的觀念,說小英政府跟民進黨要在學校教小孩什麼是同性戀,家裡有孫子的,就一直罵小英和民進黨。為了「反同」,她們發展出一套投票口訣,反覆背誦哪幾題「同意」、哪幾題「不同意」,但梁太太怎麼也背不清楚,最後她放棄領公投票,只投市長、議員和里長票。

教會串連婆媽「反同」,一併反小英、民進黨
因為沒領公投票「反同」,梁太太感受到社區同儕的壓力,有人還跟她說,「妳沒領公投票,空白選票會被拿去作票!」她又自責又生氣,只好把不會投公投票的氣出在小英政府和民進黨身上,罵他們沒事生出一大堆鳥事,還把公投搞到這麼複雜。
像這樣的婆婆媽媽,在全台各地不知凡幾,最後很多老人家都不領公投票,有的乾脆連縣市長、議員等其他選舉都一起放棄投票。偏偏老人選票依過去經驗是挺綠居多,這對民進黨影響很大。
民進黨政府可能沒有料到,除了中央執政包袱、韓流籠罩全台之外,這10張公投票居然也成為他們失去民心、選舉大敗原因之一,為了他們口中「進步」的價值,失去大量民心支持,讓「討厭民進黨」成為現在台灣的最大黨。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