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大選結果》4支箭射穿蔡政府 民進黨面臨20年來最大挫敗

2018選戰

周六入夜後,台北天氣轉為清冷,民進黨中央黨部一片沈寂,票數尚未開完,晚間9點10分,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幹部陪同下召開記者會。

一開始蔡英文就立即向選民及支持者道歉,「我們努力不夠,讓所有和我們一起打拚的支持者失望,我要表達我們誠摯歉意。」蔡英文隨即也宣佈辭去民進黨主席,「國人同胞我身為執政黨主席,我要對今天地方選舉結果負起完全責任。」

綠營慘敗,濁水溪防線被打破

2018年九合一大選終於走完最後一哩路,民進黨面對著近20年來縣市長選舉的最大潰敗,有人說這一場綠營潰敗的結果告訴大家,全台灣只有一個黨,那就叫:「討厭民進黨」。

這場一開始原本略顯冷清的選舉,從韓國瑜吹起「韓流」開始,一路把蔡政府執政以來產生的民怨層層捲起,韓流一路向北,讓整個選情起了劇變,國民黨不僅把2014年丟掉的中台灣主要縣市台中、彰化、雲林、嘉義市全都拿了回來,也拿回丟掉20年的高雄。

民進黨桃園、台南雖然勝選,領先的幅度也沒有預期大,綠營心臟高雄以及民主聖地宜蘭全部失守,這樣的選舉結果大大出乎民進黨中央意料,在蔡英文宣佈辭去黨主席、陳菊宣布辭總統府秘書長、賴清德宣布辭行政院長後,綠營內部權力結構勢必重組,府院黨人事大地震,同時將牽動蔡英文還能不能代表民進黨參選2020總統大選。

從得票數來看,比起2016年總統大選,當時民進黨的蔡英文大勝國民黨的朱立倫300萬票,才不過兩年的時間,變成綠營大輸超過100萬票,高雄、台中、新北輸掉的票數還超過十萬票以上,民進黨面臨執政以來的最大挫敗。這些消失的選票哪裡去了?小英執政這兩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其實民進黨這場選戰打得辛苦, 民進黨會選得如此吃力,扣除候選人個人因素、在地選情、中國勢力介入等因素外,總歸一句話是「大環境不佳」。一位參與這次選舉的幹部就說,全面性對中央執政的不滿,讓這次地方選舉很難選。

到底蔡政府執政以來最大的失誤是什麼?從南到北問一下,就會發現年金改革、一例一休(七休一)、反同挺同、北農吳音寧事件,是引起「民怨」的最關鍵四件事。

首先,是反年改

年金改革是馬政府不敢做、所留下的爛攤子,蔡一上任就決定一肩挑處理,但是改革肯定要得罪一堆人,雖然年金改革是在為國家財政與年輕人的未來解決問題,方向上是對的,不過被砍的人肯定不好受。

加上在技術上,年改過程拖太久,手段又過於粗糙,在今年7月開始適用之後不到4個月就遇到選舉,被年改的當事人「情緒」都還來不及消化,會實質影響選情可想而知。一位綠營大老在選前曾經說,蔡政府年改的大方向對,但是一次改的幅度太大,後座力不容小覷,果然今天就應驗在選票上了。

其次,是一例一休

小英在當選前曾經說「勞工是她心裡最軟的一塊」,這句話後來對蔡政府、尤其是年輕選票的殺傷力很大。在這件事情上,小英的反覆把資方跟勞方兩方都得罪光了。

蔡上台兩年就修了兩次的勞基法,一開始蔡政府基於爭取年輕選票的考量,修了一個向勞方傾斜的「一例一休」,不過台灣中南部以中小企業居多,這些大多數是綠營長年的支持者,蔡的第一次修改勞基法,由於彈性不足、現實不可行,對小型商家的經營、生存造成衝擊,而且愈往南影響越大,造成中小企業主怨聲載道。

之後又有了第二次的修法,但這下子又把年輕選票跟勞工都給得罪了。其實從選前各地選舉民調的交叉分析看來,勞基法兩次修法,勞工的福利提升了不少,最低薪資也提高了,但是這些年輕選票並不領情,最低薪資雖然提高了,但青年低薪問題仍然讓蔡政府在年輕選票上面大大失分。

再來就是同婚議題

同婚議題跟勞基法修法的情況很像,蔡在選前說她支持「多元成家」,但是並沒有很明確地說出同性婚姻是要支持修改民法或是另訂專法,挺同團體認為專法是歧視,想要一步到位修民法,這引起社會保守民眾極大反彈。

過去一年多來,社會就在「挺同」、「反同」上拉扯,最後進步派覺得蔡退縮,保守派認為蔡要搞同婚簡直洪水猛獸,雙方都把矛頭指向蔡英文,蔡政府在這個議題又得罪了兩方。

吳音寧引起的北農事件更成為壓垮民進黨的最後一根稻草

吳音寧以社運資歷進入北農當總經理,250萬元的年薪,在普遍為低薪所苦的年輕人眼中顯得格外刺眼,而吳音寧與柯文哲在北農的一陣爭執,讓年輕人認為只要有派系當靠山,就算資歷不深,一樣可以當總經理,當綠跟藍都一樣是派系分贓的印象在年輕人心中種下,這些票當然就是一去不回頭了。

可以說,這一次民進黨的大敗,是敗在全面性對中央執政的不滿,並不是國民黨做對了什麼事,但是曾經在兩年前輸到脫褲子的國民黨,現在就這樣輕易贏得壓倒性勝選,突如其來的大勝利,會不會讓國民黨誤解民意轉而變成驕傲?聰明的選民,今天可以用選票教訓民進黨,當然也一樣可以教訓國民黨。

只是這一次民進黨重傷,可能要很久才能恢復元氣。因為2006年紅衫軍圍城時,民進黨也沒選得這麼慘,蔡英文政府到底做錯了什麼?他們真的要好好想想。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