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新春開紅盤呈現小漲局面,不過航運類股華航因受到機師罷工事件影響,今(11)日開盤以下跌超過半根跌停板開出,跌破票面價10元、重挫逾5%,後跌幅稍為縮窄但收盤仍下跌3.32%、收在10.2元,其國內競爭對手長榮航空股價則上漲0.67%,收在15元。
罷工4天損失0.78億
目前華航機師罷工已經進入第4日,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華航分會稱已超過600位機師交出檢定證。根據10日下午華航發布的公告稱,自2月8日至2月10日,總計取消60個航班,營收損失估計約0.78億元新台幣,其他影響金額尚在估算中。而今日上午交通部政務次長王國材也對此表示,將對受影響的團客、散客採交通、食宿實報實銷的方式補償,若再把旅客補償算進去,損失預計將會更為擴大。
雖然10日華航表示,連日罷工以來航班人力確實吃緊,但仍能以機動調度維持旅客需求和機場秩序,罷工前兩日仍有90%以上的運能。不過根據桃園機場提供的數據,10、11日兩天,分別有2924、3639名旅客受到罷工事件影響,兩日之間受影響的旅客就多了超過1千位之多。
泛公股持有華航超過50%
根據華航網站顯示,目前華航單一最大股東為交通部主管的財團法人中華航空事業發展基金會、持股34.45%。第二、三大股東則是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管理會、中華電信,分別持股佔股9.59%、4.82%,以及新制勞工退休基金持有1.49%,換言之,廣泛地來說,政府相關單位持有華航股份超過五成,華航並不是一般的民營企業。
根據華航年報顯示,2017年的人事成本為202億元(佔總成本15.35%),較2016年的188億(佔總成本15.28%)上升了14億元。而競爭對手長榮航空,2017年法說會的營運成本中「用人成本」的比例估算,2017年長榮航空用人成本為172.6億(佔總營運成本16%),比2016年的149.4億(佔總營運成本15%)增加23.2億元。
不過若以兩間航點、每週航次來看,華航的客運部分,2017年有79個航點,每週約營運680班次往返(華航並未揭露2016年每週營運班次資訊,僅寫有81個航點)。相對的長榮的客運,在2017年則有52個航點,每週航次數為565次(2016年長榮則有53個航點、每週航次數564次)。
王國材:華航沒有工會想像經營得那麼好
王國材在今日接受電台電話專訪時表示,雖然華航近年營收增加,但因油價上漲的關係,所以利潤不高,沒有工會想像經營的那麼好。「太多的讓步,會讓成本增加太多,造成經營上有困難。」根據華航財報顯示,2018年前三季的EPS分別為0.01元、0.01元、0.2元。
回顧兩年前華航空服員罷工二天,共計取消122次航班,當時華航董事長何煖軒估計罷工損失約10億元。而此次罷工截至目前為止,已經讓華航取消超過84個航班,估計損失仍然在加大中,由於華航並不是私人企業,增加的成本甚至是虧損,幾乎可以說一半以上是全民買單,接下來如何在工會訴求與公司經營之間取得平衡,不僅是單一最大股東交通部的大難題,也牽動何煖軒能否繼續安穩坐在華航董座位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