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圖挑戰星巴克的中國「小藍杯」瑞幸咖啡近期遇到資金調度問題?根據在4月初的中國工商登記信息顯示,瑞幸對旗下上百筆旗下的資產進行4500萬人民幣(約合2億台幣)的抵押,抵押物為咖啡機、奶箱等物品,讓市場不免懷疑,號稱以新銷售模式出世、以類直銷模式銷售的瑞幸咖啡,真的撐不下去了嗎?
消息一出也不禁讓人聯想到瑞幸在去年前9個月淨虧損達8.57億人民幣(約合38.5億台幣),現在再度傳出瑞幸抵押旗下資產,許多人就擔心會不會步入共享單車ofo的後塵。
對此瑞幸回應表示,「這是一筆常規的設備融資租賃,符合瑞幸輕資產運營的大思路。」其實瑞幸在原有的補貼進行下,在3月時甫推出「瓜分500萬」活動,號稱拿出5000萬人民幣現金補貼,但不過半個月就又拿出咖啡機抵押,讓人摸不著其真實營運狀況。
補貼用戶被質疑白燒錢
在去年進行激進擴張後,瑞幸在中國的咖啡店數上迅速竄升至全國第二,但如影隨形的是為了培養用戶消費習慣、過度補貼價格的質疑。
根據中國億歐智庫製作的2019年中國咖啡市場數據報告顯示,瑞幸目前採用的「即時配送和低價策略佔據成本費用的大塊,成本結構並未達到合理狀態。」
中國自媒體半佛仙人就撰文質疑,補貼到底有多少能夠真實拉到新客戶。瑞幸過去透過邀請新用戶獲得的免費咖啡券(A邀請新用戶B,A能獲得免費卷、B也可以免費下單),存在集團「刷券」漏洞。
在網購平台淘寶上實測,也確實可以搜到有人以極低的價格販賣咖啡券,因此這些補貼有多少真的是到了真正的「新消費者」手上,存在許多疑問。
傳出質押股票、抵押資產
細數瑞幸2018年發展,在中國開了2073間門店。根據其去年底提供的數據,瑞幸在全中國的用戶數量達到1254萬人,銷售量達8968萬杯,並在去年進行了2輪總共4億美元的融資、估值來到22億美元。
路透社在今年初也援引知情人士表示,瑞幸正在以30億美元的估值尋求今年5到6月在美國上市,顯示其確實有融資的需求。據路透社在3月底的報導,瑞幸的非執行董事長陸正耀也以個人身份,向3間外資銀行尋求2億美元的股權質押貸款。
一位從業人員向路透社分析,雖然中國公司在上市前透過質押股票的方式向銀行尋求貸款並不少見,但是以股東個人名義要求的狀況卻是少有。
瑞幸會有盈利的一天嗎?
另外,在去年瑞幸的攻城掠地下,原有在中國擁有最多店數的星巴克也迅速回神,包括與阿里巴巴推出外賣服務,同樣積極學習瑞幸使用「買二送一、免配送費、滿額優惠」等招數。對比於瑞幸的補貼,星巴克外送服務「專星送」,咖啡平均價格多了10-20人民幣,配送費也要額外計價(9人民幣)。
而另外一間以外送咖啡起家的連咖啡,在去年也試圖模仿瑞幸開設實體門市,但在2月卻開始大量關店,全國關店比例更是達到30%-40%,當時連咖啡回應關店表示:「目的很簡單,就是保證公司重新回到盈利狀態,做好過冬準備。」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客席教授冼日明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廉價咖啡有一定空間,最重要是「性價比」(CP值),非單純壓低價錢,促銷是短期把戲。冼日明認為,瑞幸要更清晰定出其賣點,因為同行易於模仿其減價促銷手法。
其實瑞幸也在去年底把原有北京、上海的免運費標準從35人民幣上漲至55人民幣,達不到標準則需另外支付6元的配送費,由此看見,曾經站在風口上的「互聯網咖啡」,可能真的沒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