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超商策略比一比!日本不再積極展店 台灣發展複合店

產業動態

全世界人口高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人力短缺」成為各行各業都面臨的困境,其中,根據帝國資料庫統計2018年更有153家企業因人力不足而聲請破產,比2017年增加44%,如今隨處可見的便利商店也不例外,開始調整經營模式。

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的研究,2018年高達61%的超商加盟店表示人手不足,幾乎是2014年的3倍,日本的三大便利商店7-11、全家,及LAWSON,除了7-11先開始在部分店家取消24小時營業,LAWSON、全家先後跟進外,也從過去積極展店轉變為強化既有店面。

日本7-11預計年底前在所有商店推出自助結帳

然而,會產生這樣的轉變就不得不提,日本便利商店龍頭7-11於2月時,傳出一位店主,因找不到足夠人手應付24小時營業,自行決定改成營業19小時(上午6點到隔天凌晨1點),結果遭總公司要求解約並求償1700萬日圓(約新台幣468萬元)違約金,這樣的作法引發社會不滿,最終總公司3月中旬才表示不會要求違約金,也選擇讓部分店鋪試行非24小時營業,也更換當時社長古屋一樹,由副社長永松文彥升任新社長。

永松文彥上任時,接受《NHK》訪問時提到,我們已經從強調「數量」的管理轉變為「質量」,該公司也計畫增加對現有商店的投資並加強其管理基礎,預計於年底前在所有商店推出自助結帳。

7-11計畫今年僅預計拓展850家新店舖,同時計畫關閉750家店。觀察近3年,7-11的展店數,從2016年的1682間不斷遞減,2018年為1389間,2019年則一口氣少到500家,改變過往每年投入6成花費於展店轉向投資現有店面,展現發展自助結帳技術的決心。

日本全家:「便利商店已經接近飽和!」

另一方面,日本第二大便利商店全家,母公司FamilyMart UNY Holdings社長高柳浩二接受《周刊經濟學人》(周刊エコノミスト)採訪時直言,「便利商店已經接近飽和!」認為,如果純就店舖數而言,應該發展到了臨界點,但從服務和來店數來說,便利商店可能還有發展空間,因此全家今年預計新增店鋪同樣僅停留在100家的水準,也計畫投資1100億日圓(約新台幣300億),用於開發自動結帳系統,以減少依賴人力資源。

而便利超商LAWSON則預計今年將新開700家店舖,但同時也會關閉700家店,因此未來一年的店鋪數將零成長。

值得一題的是,LAWSON為日本連鎖超商中最早擁抱自動化科技者,於2016年底就開始與Panasonic合作,一步步朝無人商店目標前進。

台灣四大超商投入無人戰

回過頭來看台灣,除了7-11宣布400門市已經悄悄取消24小時營業外,事實上全家與萊爾富也均有部分門市是沒有24小時營業的,另外,在經營策略上,台灣四大超商則從「無人戰」轉向積極推展複合式商店。

從2018年7-11推出的「X-Store」無人商店、全家科技概念店、OK的mini便利商便,到最新的萊爾富科技店每每推出無不引發話題,但實際業績如何可就有待商榷。

以7-11為例,今年3月有宣布因為投成本和營收不符比例,將擱置展店計畫,但同時也看準智能販賣機效益,預計將從目前的30台大幅加至500家。

說起消費者為何不買單,統一超商總經理黃瑞典認為,無人店太冷清、沒人味,但也有不少人認為,因為民眾尚未習慣無人商店的結帳模式,在速度上並不會比「有人」的門市快。

複合式經營逐漸崛起

與此同時,黃瑞典表示,未來1年將致力於「創新」,全力發展複合店,目前的特色店為1234家,預計將於今年底達到1500家。

2018年起7-11就多次發表與科技、美妝、健身、烘焙等複合店,近日也宣布將與可口可樂、海尼根、瑪莎拉蒂,及達美樂合作推出複合店;另一方面,全家也不惶多讓,發展出餐飲型、生鮮型、健康型、科技金融型,及生活服務類型,分別於bb.q韓式炸雞合作、天和鮮物、大樹藥局、台新銀行合作,和推出自助洗衣複合店。

再再顯示出,隨著人口結構與消費模式的轉變,迫使各通路積極轉型,讓商業的界線逐漸模糊,也讓跨業的複合式經營浮出檯面。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