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總統初選民調時間,擬於5月22日中執會拍板,是否更改原來的家戶民調方式,新增手機使用者為調查對象,總統蔡英文、前行政院長賴清德雙方意見不同,在技術或政治層面也存在著爭議,成為初選攻防焦點之一。
一個希望與時俱進,一個認為制度需要穩定性
蔡英文表示,要做民調的話,一定要貼近真實的民意,才能找出最有競爭力的候選人,現今社會使用手機的人確實很多,在1千8百萬合格的選民中,有5百萬人持有手機,他們的意見也不應該被忽視。她還說,「我們是民主進步黨,以民主做基礎,但科學在進步,我們也要跟著與時俱進。」
然而賴清德認為,民進黨是民主的政黨,有完整的民主制度,初選就是其中一項,制度已經在進行,而且都已經公告,2012年也是根據這套制度,執行也都沒有問題,立委也根據這套制度,完成初選工作,如果這時候還要再變更,有傷民進黨的制度和精神。他表示,基於制度穩定性,也基於民調能不能正確反映民意,還有會不會有作假的問題,應該是沿用民進黨目前的家戶民調為宜。
依據現行民進黨《第一、二、三類公職候選人提名民意調查辦法》規定,總統初選民調抽樣範圍,是以民調12個月之前發行之「住宅電話簿」為抽樣母體,因此臨時申設號碼無法進入電話抽樣範圍;將由5家民調單位執行,每家樣本總數至少3000個。
政治爭議:更改遊戲規則
納入手機民調,雖然黨中央稱技術可行,但賴清德表示,初選制度中的民調方式已經公告,而黨內立委初選也依家戶民調採計結束,如果總統初選要改變規則,黨中央應該要向外界清楚說明,否則社會可能會有不公平的質疑。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也說,初選民調辦法是延續2011年的舊制,是蔡英文黨主席任內制訂的,而蔡英文也曾經是現行制度的受益者,因為這項制度贏得2011年黨內總統初選。現在,初選進行到一半,突然高呼納入手機,「等於是自己反對自己,自打嘴巴的行為,要如何說服社會大眾接受?」
技術爭議:占比、防弊機制
在技術面向上,也有核心問題無法解決,第一是手機與市話比例的占比應該是多少;再來是會不會有人大量申辦易付卡行動電話門號,再設定轉接的方式答題,衍生造假的疑慮。
游盈隆認為,若加入手機民調,占比應該如何配置,「業界和學界皆無定論」。趨勢民調公司總經理吳世昌受訪時也持相同見解,但他認為重要的是,初選制度所採用的民調方式,要讓雙方都能接受。
至於造假的可能性?吳世昌坦言,任何民調方式,要做假都是有可能的;而中央黨部執行的家戶民調,因執行多年,有嚴謹的辦法可以防弊,準確度也沒有問題,但手機民調目前沒有。
對於加入手機民調與否,吳世昌不表樂觀。他說,要改掉目前的辦法,設計完成新的方式後,尚需雙方達成共識,再送中執會通過,「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民調要『怎麼問』,才是優先要解決的。」吳世昌強調,因為民調辦法規定,優先採用「對比式」民調,而主要對手政黨國民黨尚未正式提名,要跟誰做比較,也需雙方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