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亞洲貨幣戰爭再起…南韓貶值救出口 台灣行不行?

匯率

美中貿易戰影響亞洲國家的後續效應逐漸發酵,南韓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GDP)意外陷入萎縮,掀起新一波的匯率貶值來拯救日益萎靡的出口,連動亞洲貨幣出現競貶潮。

除了日圓避險需求增加之外,觀察各國主要貨幣匯率走勢,相較於美元,幾乎一片走弱。合計今年以來,歐元兌美元貶值幅度2.522%、紐幣兌美元貶值幅度2.176%、澳幣兌美元貶值幅度1.277%。

韓元今年以來已貶值超過6.27%

亞洲貨幣也同樣弱勢,截至9日下午4點為止,1美元兌人民幣來到6.8103,持續朝去年底人民幣的6.976元關卡前進;至於台幣,最後收盤則是1美元兌台幣來到30.956,創下今年以來新低點,逼近31元大關。

尤其,從4月底開始,韓元突然大幅貶值,一路走弱,9日更是大貶,1美元兌韓元來到1180.88,單日貶值幅度為0.93%,合計今年以來,韓元兌美元的貶值幅度已經達到6.271%,被評為是亞洲今年表現最差的貨幣。

歸究其原因,韓國日前公布最新數據顯示,第1季經濟出乎意料萎縮,比前一季衰退0.3%,而且設備投資大跌11%,寫下21年來最糟糕的數字。

貿易戰讓亞洲貨幣競貶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副主任邱達生分析,韓國之所以貶值壓力大,最主要來自韓國總統文在寅上任後,強勢推動基本薪資政策,讓企業不堪負荷,紛紛宣告倒閉,甚至失業率上揚;再加上,貿易戰導致出口表現不佳,「韓國現在是面臨內憂外患」。

邱達生補充,貿易戰導致亞洲供應鏈受到衝擊,由於亞洲國家主要出口項目是中間材,主要以中國大陸組裝為主、東南亞為輔,最後才銷往美國消費市場,只要美中貿易戰升溫就會影響亞洲國家的出口表現,「為了因應出口減緩,亞洲國家被迫要讓貨幣貶值。」

過去台灣跟韓國央行在外匯市場的政策有高度相似,也就是升、貶較為一致的特性,如今韓國政府開出第一槍,祭出匯率貶值來因應經濟下行的風險,但相較於台灣,今年以來貶值連1%都不到,面臨出口連續6個月負成長、表現不如預期的情況下,看在出口商眼裡,卻認為台灣央行的貨幣政策沒有南韓來得靈活。

出口商:台幣貶到31.5~32區間較合理

「中小企業一般加工區幾乎遍地哀嚎,大家都苦哈哈。」一名出口商直言,「為什麼,亞洲國家跟我們同樣經濟體系的韓元貶值這麼多,但台幣卻連貶1%都不到?」

該名從事電動驅動器的出口商表示,對外出口遇到的競爭對手就是韓國跟中國大陸,先不論貶值,光是產品報價就硬生生低了20%,台灣只能靠品質取勝,「如果台幣沒有辦法適度貶值,對外出口的競爭力是一個滿大隱憂。」他認為,「如果台幣貶到31.5到32之間,應該比較合理。」

不過,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羅瑋則認為,外資今年以來仍舊買超台灣,且壽險業海外投資避險成本相對高,資金流出海外萎縮,也讓新台幣貶值壓力沒有像南韓這麼大。

匯率升貶是兩面刃

匯率升值、貶值是一把雙面刃,如果新台幣貶值,有利於出口商,或是購買美元金融商品者;但反觀,也會不利於進口商或進口機器設備的廠商,民眾若是換匯也會增加出國支出。

過去台灣央行一再重申,新台幣匯率採行管理浮動匯率制度,由市場供需決定,簡單而言就是走「穩定」風格;但也有一派說法,美國財政部即將在近期公布半年一次的「主要貿易對手國外匯政策」報告,為了避免被美國盯上,恐怕央行也不敢貿然干預。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