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民主化30週年》前總統華勒沙示警:民粹主義和貧富差距成國家大敵

國際政治

1989年6月4日,當坦克開進天安門廣場時,地球另一端的波蘭在鐵幕下迎來首次國會選舉,開啟東歐民主化浪潮,促使蘇聯解體。

波蘭民主化30週年固然可喜,卻也凸顯了今日波蘭社會日漸分裂的窘境。因推動民主化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前波蘭總統華勒沙(Lech Walesa)警告,民粹主義和貧富差距已成國家大敵,但他也肯定當年波蘭向全世界證明了,以和平手段達成民主化的可能性。

同是80年代末興起的民主化浪潮,為何波蘭可以,中國不行?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背後也勢必有一個複雜的答案,但我們或許可以從政體、經濟和抗議組織切入,觀察期間的差異。

蘇聯鐵幕下首次大選,共黨政府被選票「下架」

隨著美蘇均勢改變,蘇聯經濟開始崩潰,波蘭經濟也在80年代嚴重衰退,食品配給不足、資源缺乏、通貨膨脹等等使罷工暴動不斷,社會相當動盪。

就在此時,身為造船廠工人的華勒沙等人成立了團結工聯(Solidarity trade union),參與者主要為反共異議份子、工人、學生、知識分子及宗教領袖,逐漸獲得廣大民眾支持,全盛時期成員高達1千萬人,影響力不容小覷。

波蘭共產政府最後不得不與團結工聯進行協商,展開所謂「圓桌會議」談判,促使波蘭在1989年6月4日舉行半自由國會選舉,並由團結工聯勝選,建立了蘇聯集團中第一個非共黨政府。

波蘭首先挑戰蘇聯鐵幕,打響民主化第一槍,開啟東歐國家一波民主化浪場,間接導致同年11月柏林圍牆倒塌,還有1991年蘇聯解體。

接著波蘭開始「西進」,1999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2004年加入歐盟。然而民主化、西歐化並不代表一國就能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經濟開放、產業轉型帶來種種問題,對西方價值和資本主義的質疑也日漸高漲。

邁入民主30年,執政在野兩樣情

30年前「團結」工聯促成民主化,30年後透過反對黨與執政黨對民主化這段歷史大相逕庭的態度,能觀察到今日波蘭「分裂」得有多麼嚴重。

6月4日這天,在團結工聯誕生的城市格但斯克(Gdansk),支持自由主義的反對派大肆慶祝,規劃了延續好幾天的音樂會和論壇等活動,同時藉此抨擊政府收緊對媒體、國營企業、司法體系的控制,獨裁作風戕害波蘭民主。

而執政的右翼疑歐政黨,法律與公正黨(PiS)僅於國會低調舉行紀念儀式。總統杜達(Andrzej Duda)肯定前人對波蘭民主的貢獻,但也指責當時掌權的自由派人士沒有把握機會清除共黨舊勢力、建立一個更公平的社會,還讓波蘭陷於痛苦的經濟改革震盪。杜達解釋,為了撥亂反正,他必須推動備受爭議的種種改革。

有趣的是,比起民主化邁入30週年,波蘭政府似乎有意把慶祝焦點轉到另一件盛事上,即第一位波蘭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Pope John Paul II)訪波40週年。

此舉正好反映了保守右翼政府亟欲推廣的某些特定價值,例如天主教、民族主義、傳統主義、家庭價值、宗教一致性等等。

「勿忘波蘭和中國」

波蘭民主化推手華勒沙在慶祝活動中發表演講,他向群眾表示,「我們這個世代成功做出一項壯舉,我們在沒有引起核戰的情況下辦到(民主化)了。」

但他也指出共產主義及資本主義的失敗,警告民粹主義、貧富差距和煽動言論是今日波蘭必須謹慎面對的威脅。

前波蘭總理,現任歐洲理事會主席的圖斯克(Donald Tusk)同樣出身民主搖籃格但斯克,他稱呼華勒沙等前人為「英雄」,呼籲人民積極參與今年11月波蘭國會大選,讓波蘭再次贏得它曾有過的勝利,即自由、團結、民主。

對於同日發生的天安門事件,圖斯克直言,「中國的例子,顯示有一群人同樣夢想著自由及民主,卻在全世界的眼前被槍殺、被坦克輾過去。波蘭和中國截然不同的結果,至今仍存在於歐洲和這個世界上……這道兩難難題不只出現在我們的過去,也適用我們的未來。我們必須謹記波蘭和中國教給我們的一課。」

為何蘇聯倒台、中國屹立不搖?中國集權統治更緊密

一波民主化浪潮在80年代末期席捲了東歐,也蔓延到那時的中國,然而為何波蘭可以,中國不行?

首先在政體方面,蘇聯和中國的統治結構相當不同。

蘇聯是由許多國家「加盟」組成的一個聯邦共和國,蘇俄雖在成員國設置政治代理人,但各國至少仍保有自己的政府、政黨(共產黨)和領導人。

而中國是由單一政黨中國共產黨進行集權統治,由中央派任各省政治領導人和軍區司令,相較之下效忠對象明確、權力序列嚴謹。

中國經濟高成長安撫潛在異議份子

再者,蘇聯和中國經濟走向也不同。

政治體制僵化、計畫經濟失敗,中美建交對蘇聯更是雪上加霜,當時它已在冷戰中敗下陣來,戈巴契夫雖有意進行經濟改革卻為時已晚,鬆綁也反為東歐國家創造脫離蘇聯的空間。

至於從1978年開始採取開放政策的中國,雖經歷一段物價和失業率上升的陣痛期(這也是學生佔領天安門的原因之一),但經濟大致呈現穩定高度成長,沿海一線城市快速發展,受過教育、住在沿海城市的中產階級是主要受益者,有利的經濟環境安撫了這些曾是(或有潛力)發起抗爭活動的人。

學生組織臨時成立、缺乏政治資源

另外也有分析指出,波蘭與中國的異議團體具有本質上的差異。

波蘭的團結工盟早在1980年便已成立,組織及規模隨時發展而愈漸完善,方向明確,逐漸與政府開啟談判,經過多年奮鬥不懈後實現了民主化目標。

而六四天安門事件,是民怨藉悼念胡耀邦而突然爆發,並不是經過長期規畫的有意識結果,抗爭也是由臨時結盟的各大學學生會主導,雖能高度動員,但不免欠缺正式政治組織擁有的各種資源,以及整合調度能力。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