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比亞迪宣布退出香港市場、關閉其在香港的全部充電站,加上台灣政府暫緩2040年將禁售燃油汽、機車政策,也讓人好奇台灣目前對於純電動汽車的推行速度,到底「到了哪裡」。
翻開交通部公路總局統計也可以發現,截至去年底在台灣登記的純電動汽車只有2千3百輛,數字成長到今年6月也只有3千3百輛,只佔了全台8百萬輛車中的0.4%,從新領牌照數也可以發現,今年1到6月僅有991輛新的純電動汽車登記,顯然純電動汽車在台灣仍然屬於利基型市場。
細看數據其中又以特斯拉的2千1百台最多、市佔率超過6成,本土廠商納智捷則以2百餘台加上中華車51台居第二,接著分別是華德124台(電動巴士)、NISSAN 75台(裕隆日產代理)與BMW 的69台。
台灣推純電動車有三大挑戰
針對台灣目前的數據,台經院產業分析師梁宜峰觀察未來要在台灣推純電動汽車,恐怕「會遇到許多阻力。」第一個問題也是最重要的是價格,平均一台純電動汽車的價格區間落在180-200萬,比油電混合車的90萬元多出了一倍之多,若沒有補貼恐怕較無法進入主流車市。
另外充電樁分布也是一大致命傷,相比於中國立法要求停車場地下室需要設有充電樁,台灣並沒有相關法規。在台灣部署充電樁較為活躍的業者主要是裕隆、特斯拉以及BMW,根據裕隆披露旗下在全台也只有1300多個充電平台。
最令消費者存疑的則是續航力,「真實續航力通常和車廠宣稱的往往存在落差。」梁宜峰認為「電動車最重要的是電池的續航力、充電樁佈置以及政府的補貼,這三項缺一不可,這會是未來全球、台灣電動車產業會遇到的挑戰。」
油電混合將成為主流?
觀察台灣未來市場,梁宜峰表示雖然裕隆已經在幾年前推出了自家純電動汽車「S3 plus」、「U5」,不過反應平平,截至6月也只有數百台的掛牌數,「台灣在電動車產業優勢,應該是在零組件供應鏈上,而不是在整車製造。」他也認為未來台灣不論是在純電動車制定的規格、標準,以即電動樁的規格,應該都會由外商主導。
他表示相比於純電動汽車,台灣消費者反而較為偏好日產的油電混合車。
根據公路局統計,截至6月底油電混合車在全台灣到6月已經擁有10萬台。梁宜峰表示除了價格上有優勢外,日商將電池的保固延長,也是讓消費者比較放心的原因。
另外梁宜峰認為2020下半年包括福斯、奧迪以及保時捷即將推出「豪華版」純電動汽車,也會在台引起一陣風潮,「不過通常大廠推的純電動汽車,量沒辦法拉起來,應該也是零星引進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