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我的冠軍女兒-愛的外包裝是鐵血紀律

焦點人物

放眼望去是幾條清澈的水道,陳思綺換上泳裝躍入泳池,濺起的水花溼了池邊,她俯臥起點,待哨聲一響便仰泳前進,如一隻輕巧的人魚快速到達彼端,身為國內指日可待的女泳新星,陳思綺現在就讀於中和高中一年級,她的教練是前游泳國手陳怡仲,同時也是她的父親。

「愛的教育」雖是當今主流共識,但在運動員家庭間,同樣份量的愛,卻不能無時無刻以柔軟之姿表現,無奈得摻雜些鐵血,究竟在他們眼中,是如何看待彼此的相處呢?

陳思綺:現為中和高中學生,曾是國內50公尺仰式及100公尺仰式的紀錄保持人。小時候,我總在泳池邊看別人游泳,有時候是爸爸去參加比賽,有時候是看他帶學長姐練習,看著看著,我好像也就產生興趣了,當然我心裡也知道爸爸是希望我學游泳的,之後就是一連串密集的訓練。

國小放學後,同學們都去玩、去安親班,只有我天天走反方向要去泳池報到,那時候難免有點失落,但現在倒也還好了,我很清楚,要有好的成績就是要練習,我想現在我很能調適自己的心情。

我跟爸爸的相處一直是比較嚴肅的,加上游泳的關係,有時候會覺得跟自己的教練住在同一個家,記得有次跟他有點口角,媽媽就叫我們兩個去看《我與我的冠軍女兒》,在電影很前面,有一幕是女主角被爸爸丟下水,看的當下我就哭得唏哩嘩啦,因為這根本就是我!以前我最怕的就是測驗,沒過就得罰游1500公尺,如果中途游得太慢或哭,就是重游。

選擇「仰式」作為我的主力項目,一開始我想說看著天空游應該比較輕鬆吧!但後來發現這是想像錯誤(大笑),仰式的話,手跟腳的頻率都要很快,很不容易。

我的目標是明年的奧運,但首先要通過很多資格賽,今年的比賽已經滿到年底了,可能是之前太在意輸贏,游不好就覺得世界末日到來, 所以成績有些停滯,直到最近開始去跟更多選手聊,他們鼓勵我到檢錄處之後就什麼都別想,目前就真的比較平常心,每場比賽有盡力就好。

雖然爸爸平常是扮黑臉的角色,但其實我知道他對我很好,隨口說什麼他都會記在心裡,默默幫我達到,例如我說想吃雞排,他就會去幫我買回來,即使他不會總把關心掛嘴邊。在訓練的密度上也調整了許多,在他們那個年代,據說訓練量足足是我們的兩倍,現在我們星期三、六下午都放假,星期日全天放假,爸爸會規劃近郊旅行,帶我和媽媽出去走走,真的蠻好的。

陳怡仲:1998年泰國曼谷亞運國手、新北市秀朗國小游泳隊專任教練。(圖片來源/日日好日授權)

我今年快50歲了,在以前,我的教練也是我的父親,各方面訓練都相當嚴格,這就延續到了我跟思綺的相處模式,訓練時我是教練,不能叫我爸爸,回到家當然我就是她的父親,通常在場邊我們就會先解決訓練的事,回到家就盡量不談游泳了。

其實帶一個這麼大的團隊,我有我的難處,如果沒有拿捏好,隊上其他選手或家長可能就會覺得我把重心都放在她身上,這部分我有跟她溝通過,希望她能體諒,所以有時候我會透過後援會的家長、或是她的朋友去了解她的狀況。

游泳是我的強項,我只要求我的孩子一定要會游泳,再來就看自己的興趣,如果她有其他的能力比游泳更好,我不會要求說一定要成為選手,但如果她願意,還是會很希望自己的小孩在游泳這個領域為國家盡一點心力。思綺在13歲就破50仰跟100仰兩項全國紀錄了,小小年紀創造了那麼好的成績固然是好事,但也在無形中造成了壓力,她很想去破自己的紀錄,但過度在意反而會影響表現,我想除了日常練習,下一個階段我們還會加入心理諮商師的資源。

台灣的選手練得早,大多從小學就開始,到高中畢業加起來十幾年,通常上大學之後就會疲乏,不想再繼續選手生活,但運動表現是這樣:當體能跟心智都趨於成熟才可能迎來成績巔峰,像歐美、日本選手的生涯黃金期就通常在大學、研究所,台灣的選手很可惜,生涯黃金期常常在高中畢業就結束了。我們也明白,人不是機器,要怎麼適度地調整練習節奏?如何協助他們延長選手生涯?這部分是未來要繼續努力的。

本文轉載自《日日好日》,作者:李昱萱,非經同意請勿轉載。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