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龜鼻孔的吸管不是來自陸地?專家:海洋垃圾多來自商船 中國是主犯…

環境

海洋汙染愈來愈嚴重,吸管卡在海龜鼻孔裡的畫面震驚了世人,各國疾呼「減塑救地球」,而台灣近年也掀起一波「環保餐具」運動,以降低一次性塑膠製品的用量。

專家固然肯定這些行動和努力,然而一項研究發現,在大西洋形成垃圾帶的廢棄物大部分並非來自陸地,而是亞洲國家的貨輪和漁船,尤其是中國。

 MIC又一樁?大西洋垃圾帶近75%來自中國 

日前,美國官方學術週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一項研究提出最新證據,指出漂浮在海上的大量垃圾,其實並不是人們丟在河川或陸地的一次性塑膠製品,而是貨輪成噸傾倒的廢棄物。

研究者分別在1984、2009及2018年前往南大西洋的伊奈克塞瑟布爾島(Inaccessible Island,以下簡稱伊島),蒐集了數以千計的海洋垃圾,發現那裡堆積的塑膠瓶,大部分是來自中國貨輪。

伊島位於阿根廷與南非之間的南大西洋環流上,環流造成的巨型漩渦導致「海洋垃圾帶」形成,並在伊島的岩岸堆積垃圾。

他們剛開始調查伊島時,垃圾的標籤顯示它們是來自3000公里外的南非,然而到了2018年,四分之三的垃圾卻源於亞洲,而大部分是來自中國。

跨洋巨型貨輪能產生數量可觀的廢棄物,若有不肖業者直接排放至海洋,恐造成嚴重汙染。(圖片來源/Pixabay)

中國海運、漁業規模世界第一,海洋汙染恐怕也第一…

「這些垃圾無疑是來自船隻,而不是陸地。」萊恩(Peter Ryan)地告訴《法新社》,他是南非開普敦大學非洲鳥類學研究所所長,同時也是這項研究的作者之一。

他說,伊島的塑膠瓶有一個共同的特徵:瓶身壓扁、瓶蓋鎖緊。這是船隻為了節省空間所常用的收納方式。再者,約9成塑膠瓶的製造時間就在這兩年,排除了它們是洋流千里迢迢從亞洲帶過來的可能性,因為這通常需要3到5年的時間。

研究結論指出,貨輪將自身的廢棄物直接排到海中,而不是運至港口丟棄,造就大洋上載浮載沉的垃圾帶。

90年代起亞洲漁船量大致維持穩定,然而亞洲貨輪數量在大西洋大幅增長,尤其是中國。

中國貨輪數量佔全世界1成

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統計庫(UNCTADstat)」各國貨輪資料,2017年全球造船量(總噸位)超過一半是來自中國、北韓及日本,全球貨輪(載重噸位)超過一半屬於亞洲公司,其中日本第一、中國次之。

而在船隻數量方面,中國高居世界第一,2018年1月的數據顯示由中國擁有且登記在案的貨輪有5512艘,佔世界貨輪總數10.8%。

2017年世界商船建造、所有權、登記及銷毀各國概況。(圖片來源/UNCTADstat)

此外,中國龐大的漁業也不容小覷,它是全世界最大的漁獲生產、消費及出口國,其漁獲有一半會出口至已開發國家,因此漁業捕撈及運輸活動皆十分興盛。

中國擁有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漁業船隊,根據中國《2018年全國漁業經濟統計公報》,該年漁船總數為86.39萬艘,船隻總噸位達1080萬噸。

《商業內幕》報導,中國附近海域的漁獲量近年顯著縮水,為了滿足國內海鮮食品及出口需求,中國擴張其遠洋漁業版圖,甚至涉及過度與非法捕撈,與其他大西洋及太平洋國家發生衝突。

大規模發展海運及漁業,再加上輕率的廢棄物處理方式,使中國成為海洋汙染的頭號戰犯。

陸地垃圾8成不會飄到公海

萊恩解釋,海洋汙染有2種不同類型。一種是在市區周遭的海灘,那裡的垃圾多來自海岸地區,但這些廢棄物容易下沉,不太可能會被洋流帶到很遠的地方。荷蘭非營利組織海洋潔淨基金會(The Ocean Cleanup)的海洋學家勒布瑞登(Laurent Lebreton)也表示,在陸地丟棄的塑膠製品有8成不會飄到公海上。

另一種則是遠在大洋間的垃圾帶,含有來源不明的物品碎片,以及貨船與漁船隊使用過的物品。除了船員製造的垃圾外,還包括網子、繩索、浮標、浮筒、桶子、條板箱等等。「這類汙染遠遠遭到低估。」萊恩說。

英國自然科學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抱持相同看法,指出以重量來看,太平洋垃圾帶大半是由漁網組成。

漁業現在常用一種稱為「魚類聚集裝置(FAD)」的龐大漁網群,然而這些漁網通常不會回收,海中發現以成噸棄置。

勒布瑞登告訴《法新社》,「為了拯救海洋,停止使用塑膠袋、吸管和一次性包裝確實很重要。不過出海時,我們看到的(垃圾)不必然是這些東西。」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