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罷免高雄市長韓國瑜為訴求的「wecare高雄」大遊行,12月21日(上週六)在高雄登場,而同一天在三公里外,也進行著挺韓大遊行,一時之間高雄街頭上演起愛憎韓國瑜的政治大戲。
罷韓一方說,「50萬人上街!」挺韓陣營也宣稱,「人數達35萬!」這就不免讓人發噱—大高雄人口才270多萬,竟有85萬人同時走上街頭啊?
韓流生成太快,綠軍心理難消化
顯然,雙方都在膨風誇大,尤其是罷韓一方,他們的罷韓理由之一是韓國瑜漫天亂喊政策支票,什麼「發大財」、「挖石油」的,但如今輪到他們上台,是不是也在虛張聲勢,灌水衝量?
挺韓遊行乃為了反制罷韓,因此,此齣政治大戲要從罷韓說起。
「wecare高雄」發起團體之一的「公民割草行動」臉書社團,在今年3月成立,當時的訴求便是「割除草包市長」,然而當時韓國瑜的施政滿意度還超過四成,高過不滿意度,而且也還沒打算競選2020總統,由此可見這是一股在韓國瑜一當選高雄市長後,就在高雄街頭隱隱流動的不滿情緒。
心理學說,人對重大壓力的調適有幾個階段,也就是震驚、否認、討價還價、憤怒、抑鬱、接受等,而罷韓行動顯然源自於無法接受韓國瑜當選高雄市長的事實,背後充滿了不滿與憤怒的情緒—「韓流」生成太快,一下子席捲高雄,更瞬間把綠營從執政二十多年的寶座拉下,當然綠營支持者難以消化。
這口不滿之氣,在韓國瑜就任市長,誇大政策一一跳票之後,繼續累積,更在他宣布「Yes, I do」,也就是願意投入國民黨2020總統初選以後,達到了頂點,於是罷免計畫成立了,要向韓國瑜嗆一句:No, we don’t!因為「wecare高雄」。
罷韓是另類「亡國感」
所以說「wecare高雄」行動有兩大理由,一是韓國瑜市政做太差,二是他要落跑選總統,而從這兩點可以進一步觀察這個行動的正當性與成敗機率。
以落跑選總統來說,如果明年1月11日韓國瑜落選,回去當高雄市長,這個理由就瞬間消失了。事實上「wecare高雄」大遊行能吸引那麼多人,群眾的主要動機應該是擔心韓國瑜選上總統,而不是嫌他高雄市政做得太爛,也就是說,罷韓遊行的本質之一,其實是挺英遊行,也就是希望蔡英文總統能夠連任,而這其實也是「亡國感」發酵的另一現象。
證據:罷韓遊行的超長布條、上頭所寫的「光復高雄」,不就是模仿香港反送中運動?「光復高雄」這樣的字眼其實並不恰當,好像高雄市一定要民進黨執政才可以。
因此,如果明年蔡總統連任成功,那些怕韓、恨韓的情緒,沒了「亡國感」支撐,就會消減大半。再以韓國瑜市政做太爛這個罷免理由來說,罷韓行動犯了一個根本錯誤,也就是《選罷法》規定罷免須在任職一年以後方可進行,但罷韓連署早在幾個月前就啟動了,而韓國瑜在今年12月25日才滿就職周年。
蔡正元都無法罷免,罷韓能通過?
「wecare高雄」說,「提前連署罷韓不違法!」這是鑽《選罷法》漏洞的說詞,須知當初立法意旨就是要給當選人一年時間做看看,如果選民真的不滿意,再發動罷免,免得因為敗選情緒,「見笑轉生氣」而胡亂罷免。此事也凸顯了《選罷法》未將連署時間押在連署表格裡,是一個明顯疏漏。
由以上理由可知,罷韓行動的能量能持續多久,得等到1月11日開票以後才能確定。而假使連署行動成功,真的付諸投票呢?《選罷法》規定同意罷免須達四分之一選舉人票數,也就是57萬票,才能過關,而以去年底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得票數達74萬來說,達成機率有多大?
其實相當困難。理由之一是如果韓國瑜沒選上總統,反韓情緒就會平撫不少,理由之二則是74萬票乃在選舉高度競爭氛圍下投出來,難以延續到罷免投票。先前的罷免例子也可參考,以2015罷免立委蔡正元投票來說,雖然對他反感的人那麼多,同意票數還是低於選舉人數的四分之一,而2017罷免黃國昌投票,就差更多了。
21日高雄兩大遊行,對韓國瑜獲利較大
挺韓罷韓在高雄街頭上演,其實只是整個台灣社會愛憎韓國瑜的一個縮影,多少當天沒參加遊行的人,也在螢幕前注視著誰的群眾人數多,以及會不會爆發衝突?韓國瑜的中年再起,以及「韓流」現象實在太奇特,台灣社會難以消化,支持與反對雙方更難以彼此理解,於是兩極化對峙的狀況遠勝過往的藍綠攻防。
挺韓罷韓遊行,讓人想起了2004的牽手護台灣與隨後的連宋親吻土地大遊行,而當年過了兩個禮拜發生了什麼事?兩顆子彈。還好2020選情不如2004那麼緊繃,甚至已經拉出明顯差距,於是政黨動員的情況沒那麼激烈。
對選情領先的蔡英文來說,這場罷韓遊行與其說可以拉抬勝算,不如說帶來難以掌握的變數,因為一來如果場面不如挺韓遊行,難免滅自己威風,再者即使場面壯盛,也可能激化選情,讓藍營支持者歸隊。
事實證明,雙方場面都做得很好看,而對選情落後的韓國瑜來說,其實獲益比較大,因為不只證明「韓流」可以再起,也能讓灰心的藍營支持者重燃熱情。更重要的是,如果韓國瑜沒選上總統,而罷韓行動也不罷休,那麼這些挺韓群眾就是明年捍衛他市長寶座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