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前領不到新鈔沒關係,部分銀行像是台銀ATM在過年期間也可以領到新鈔;另外,過年安排出國旅遊的民眾若還沒兌換外幣也沒關係,目前也有銀行推出外幣ATM可提領現鈔。隨著ATM服務越來越多元,民眾依賴實體ATM程度趨高,各家銀行透過ATM早已將金融服務觸角延伸到大街小巷。
每637個成年人擁有一台ATM,亞洲平均的3倍
究竟台灣的ATM密度到底有多高?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截至2019年11月為止,以獨立使用金融服務的成年人來估算,平均每10萬個成年人就擁有157台ATM,等於每637位成年人就有一台ATM可使用。
金管會官員指出,這是依照世界銀行的標準,以每10萬成年人擁有的ATM台數,作為金融服務可及性的指標之一。
與周邊鄰近國家相比,日本每10萬位成年人擁有127.59台ATM;新加坡是每10萬位成年人擁有66.46台ATM;香港則是每10萬位成年人擁有51.8台ATM;全亞洲平均也同樣是每10萬位成年人擁有51.8台ATM。換句話說,台灣ATM密度足足是亞洲平均值的3倍。
ATM密集度高於連鎖式便利商店,功能也進化
有趣的是,銀行設置ATM的必爭之地-便利商店,根據公平會最新揭露,截至2018年底,包含統一超商、全家便利商店、萊爾富、來來超商及台糖蜜鄰等5家連鎖便利商店,合計門市營業據點共10905家店,以2018年底全國2359萬人來看,平均每2163人擁有1家連鎖式便利商店。就數字呈現出來的是,ATM密集度還高過連鎖式便利商店密集度。
但為什麼台灣ATM密度會這麼高?曾擔任過台銀副總的金融科技學者蔡宗榮分析,銀行基於獲利考量,幾乎每一個市場都想滲透,尤其是「戰後嬰兒潮」世代的年長者不用行動支付的比例高,依舊習慣使用現金,再加上ATM跨行提款、轉帳的成本很低,雖然銀行業者祭出優惠鼓勵使用行動支付,但與其「教育消費者」不如「迎合消費者需要」,於是業者前進大街小巷設立ATM。
已故美國聯準會前主席伏克爾(Paul Volcker)過去更曾形容,ATM是過去幾十年來,銀行業唯一有用的金融創新。
從目前台灣ATM所提供金融服務來看,一路從最基礎的現金提領功能再進化,包括現金存款、外幣提存、人臉辨識的無卡服務,又或是結合AI概念的智能服務,甚至是進化成遠程視訊櫃員機(VTM),各種創新服務皆打破了傳統銀行櫃台服務模式,也增加了使用者的黏著度。
但台灣ATM的高密度確實也被不少學者警告,尤其曾擔任過金管會主委的陳冲也曾指出,ATM密度高、民眾提領現鈔方便,對於政府當前力推的行動支付政策並非好事,不宜被正面解讀。
對此,蔡宗榮則認為,台灣行動支付、ATM市場發展傾向「雙軌並行」,「一方面行動支付使用率能增加,另一方面習慣現金支付的工具,ATM數量也會增加,所以並不會因為行動支付使用率增加,ATM就減少甚至消失。」
星展銀行開「無ATM」第一槍,但台灣ATM不至於消失
回顧2019年11月中,外商星展銀行突然宣布撤除分行自動櫃員機(ATM),開啟無ATM的第一槍,成為國內銀行首次全面性裁撤ATM,公司強調,這是為了推動無現金數位化金融服務,因應全球金融科技趨勢轉變所因應的策略,未來客戶仍可利用他行ATM提領現金,提供一般銀行客戶每月15筆跨行轉帳免手續費優惠。
一名金融人士則指出,一台ATM機器平均要價50萬到70萬台幣不等,但還必須包含軟體、系統、維護、補鈔運輸等成本,雖然沒有ATM看似是劣勢,但客戶仍可到他行ATM跨行轉帳提款,相關的手續費再給予補貼;反觀銀行撤除ATM既能省下大筆的設置ATM維運成本,還能宣示數位金融的決心 。
屹立至少半世紀的ATM是否會逐漸消失?恐怕在台灣還不會是一個立即發生的議題,如今台灣ATM數量仍持續增長,正如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曾說過,ATM不會消失,但是勢必是會走向「智慧化」。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