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中國眾多一線城市封城,許多產業也受影響,企業自農曆年假過後無法恢復全面運作,加上許多國家對中國旅遊設下防堵措施,運輸也受到衝擊。
中國歐洲商會(European Unio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在2月份時表示,如果武漢肺炎在中國對製藥產業構成的供應問題不能很快解決,全球恐將面臨抗生素短缺問題。且據估計,美國藥品市場中97%的抗生素來自中國。
抗生素主要用在治療哪些疾病?如果缺了哪些患者受影響最大?若美國因疫情嚴重禁止抗生素出口,全球甚至台灣會發生什麼問題?
抗生素主要用在治療哪些疾病?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接受《信傳媒》電訪時先解釋,一般臨床上認為病人是因一些細菌感染造成的疾病,醫師就會開立抗生素,「如果我們認為患者是細菌引起的肺炎或泌尿道感染,就會開抗生素。像武漢肺炎如果只是病毒感染就不可能用抗生素,除非是武漢肺炎又合併細菌感染,才會開抗生素。」
顏宗海指出,抗生素種類有很多,有口服也有注射的,「一般來說注射效果比口服好,臨床上醫師會看哪種感染使用不同抗生素而對症下藥,同時也會做細菌培養,如果說是細菌引起的肺炎,就會採檢患者的痰和血液做化驗看細菌培養,一開始會先給患者用初步抗生素,如果細菌培養3天後報告出來是哪種細菌,就會針對那種細菌給抗生素。」
那麼若之後因為疫情導致抗生素缺乏,該怎麼辦?
顏宗海表示,因為抗生素有很多種,「所以如果第一線或是哪一種不夠,其實還有其他替代抗生素能使用,不可能每一種都缺。」他舉例,在臨床上遇到病人有腎臟發炎、泌尿道感染或肺部發炎是細菌引起的話,若缺A款抗生素,還可以選擇B或C款藥。
但接下來不只抗生素,連三高的藥物也有影響?
顏宗海表示,高血壓、糖尿病、血脂藥物都有很多其他選擇,「同個機轉的還有其他類似的藥物能使用,像病人膽固醇過高,其實也都有5、6種藥物可以用。不管是抗生素或其他藥物,通常不會只有一種選擇。」不過他比較擔憂未來藥價是否會調漲,「但缺藥倒是不至於。」
中國封城對國內藥品是否會產生影響?
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發言人沈采穎,接受《信傳媒》電訪時表示,「這次的新冠肺炎是因為病毒性感染,原則上不會用抗生素,但有時候會併發細菌性感染,這部分在治療上會變得更艱困。尤其是美國FDA已經講了,萬古黴素(最後一線抗生素用藥)確定未來會缺貨,對於未來疾病的治療,不管是新冠肺炎、感冒或是一般肺炎的治療都會更加困難。」
而中國封城對台灣藥品是否會產生影響?
沈采穎表示一定會有,像是中藥跟一些普遍性的藥品,「不過不是立即的,但到4月一些跟醫療相關產業的物資可能也都會缺貨。」她指出,現在連歐洲的疫情也很緊張,包括從歐洲出口的東西也會受到影響,如果美國疫情跟著嚴峻的話,影響將會非常大。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黃立民,接受《信傳媒》電訪時也表示會有影響,「但因為封城的時間還不算長,中國主要是給一些原料,以抗生素來講封城1、2個月還能接受,如果封很久又不能出口,對全世界都會造成影響,因為很多原料都是來自中國。」不過他認為美國如果因疫情嚴重禁止抗生素出口,產生的影響會更直接一些。
若美國嚴禁抗生素出口,台灣該如何解決缺藥問題?
問到目前台灣抗生素的用量如何?
沈采穎指出,有些診所怕健保申報會被核刪,所以部分抗生素並沒有申報,「光靠健保統計很難去了解實際用量,且有些抗生素會留到動物用藥(指經濟型動物),藥師的立場會希望動物用藥的管理,還是要在藥師的管控下去處理。當人使用已經不夠時,會希望食藥署更加管控動物用藥的部分。」
黃立民表示,台灣抗生素比較後線的藥幾乎都是從美國進口的,所以若美國因疫情嚴重禁止抗生素出口,「會影響到台灣抗生素的供應,也會造成臨床使用的不便。」
那麼該如何具體解決缺藥問題?
黃立民認為目前有執行上的困難,「因為有些藥很難臨時找到取代的藥,即使有另外的藥跟它很像,但沒有台灣的許可證也不能馬上進來。目前疫情應該還會拖一段時間,沒那麼快可以解決。」
不過沈采穎認為,台灣抗生素第一線用藥幾乎是台廠的,「原料有部分是從中國來的,所以我們藥品原料問題必須未雨綢繆,也鼓勵台灣生技產業及原料廠能製造需要的藥物,當然不像口罩相較之下可以立刻生產,但應該要開始做了。」
沈采穎表示因原物料的短缺,或是在整個供應鏈上的缺貨,政府應趕快介入藥品分配的市場,否則民眾在基層領不到藥,就會導致自行停藥等後果。她進一步指出,現在醫療物資除了口罩,紗布、酒精棉片等物資都需要好好掌握並分配,「應該有專責辦公室來處理缺藥及醫療物資問題,而非委託民間公協會就了事,很多還是需要上頭來分配。」
「現在疫情應調整供應鏈的問題,因為目前要大家不要去醫院但社區藥局又供應不足,民眾很為難。」沈采穎還提到,原本以為只有用量大的藥會缺,「但目前發現用量少的藥因為本身庫存就少也會缺,這部分應該先處理。」
沈采穎也建議應該召開專家學者會議積極討論怎麼樣換一個國家進口,並縮短進口的時間從2個月變為1個月,且應成立一個缺藥中心,像美國FDA成立一個缺藥辦公室,可以立即處理缺藥問題。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