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波武漢肺炎以中國為中心爆發,多虧俄國與中國接壤的西伯利亞地廣人稀,各鄰國中俄國最不受影響。
第二波從歐洲開始爆發後,人口集中在歐洲端的俄國開始失守,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HU)統計,截至4月1日俄國確診病例為2337人、死亡17人,3月31日創下單日增加新高500例,其中又以莫斯科(Moscow)疫情最為嚴重。
然而,《莫斯科時報》(The Moscow Times)等外媒報導,實際病例恐怕比官方數據高得多,而且現在就連俄國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都面臨感染風險,日前他曾與一名確診醫師近距離接觸。
此外,日前網路瘋傳一隻獅子逛大街的影像,指普丁訴諸「800猛獸」防疫,後俄國外交部澄清此事為偽,且幽默表示放熊還比較有效率。
莫斯科封城、全國停工…違反者可關7年
3月31日,收治許多武漢肺炎患者的莫斯科穆納爾卡醫院(Kommunarka)傳出一名醫師普羅佐科(Denis Protsenko)確診,24日他才為普丁導覽醫院環境,外界擔憂普丁恐有感染風險,但總統發言人表示無須擔心,普丁定期都會接受檢測。
普丁3月28日宣布全國停工一週,29日晚間莫斯科市長索比亞寧(Sergei Sobyanin)開出封城第一槍,其他地區亦隨之跟進。
莫斯科1200萬居民如非必要不准外出,只有維持基本生活的產業可繼續開工,民眾只准前往最近的食品店和藥局,或是在100公尺內遛寵物。為了讓高風險族群「斷念」,莫斯科甚至乾脆取消65歲以上可免費搭乘大眾運輸的愛心票。
俄國國會3月31日通過一系列「抗疫法」,確診者若違反隔離規定並因此導致他人死亡,最高可處7年有期徒刑;散播假訊息最高可處5年有期徒刑;就算身體健康無虞,任意出門「趴趴走」也會面臨高額罰金。
同時,國會授權政府在必要時宣布緊急狀態、實施更多禁令,當局也計畫以監視器和電話監控民眾隔離狀況。
儘管目前俄國僅宣布停工一週,但此禁令不排除延長至4月5日以後。
佛系防疫?俄人趁停工跑去渡假
面對武漢肺炎,俄國的態度相當令人玩味,他早從2月就對中國封關,比其他國家更快採取激進的防疫手段,然而對內則將之輕描淡寫為「外國問題」。
直到現在莫斯科封城,俄國政府仍堅稱國內「並未爆發感染」,克里姆林宮行動雷厲風行、說話雲淡風輕,許多民眾無所適從、輕忽事態,竟趁停工跑到黑海渡假,當地訂房率暴漲。
然而,《原子科學家公報》(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消息來源指出,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的急診室及加護病房已經超載,檢驗能量受到官僚體系阻礙,且民眾普遍對疫苗及醫療體系不抱信心。
俄國民眾「佛系防疫」,可能是俄國資訊戰帶來的副作用。
俄國也有「大外宣」
《原子科學家公報》指出,歐盟一份內部文件顯示俄國仍持續釋放假訊息,大打「資訊戰」,以削弱其他國家的抗疫能力。
這些假訊息包括「武漢肺炎源自美國實驗室」、「美國意圖以生化戰打擊中國經濟」、「是移民帶來病毒」、「這是美國藥廠的陰謀」,甚至還有人怪到微軟(Microsoft)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身上。
這些訊息多出自中國、伊朗甚至美國極右派,俄國挑選、整理後再散播至歐洲,目的在於凸顯西方世界之混亂險惡,把俄國的困難與錯誤怪罪給歐美,並合理化當局加強社會控制的行為。
更重要的是,4月22日就是「修憲公投」,事關普丁是否能連任至2036年,就算是獨裁者,普丁也很清楚自己需要民眾的支持,而疫情是否獲得控制、民眾如何解讀國內疫情,在在影響公投投票率。
而假如俄國疫情失控到危及或減損普丁政權,俄國對中態度是否會有什麼轉變,值得關注。
一度跌破20!美、俄、沙3大產油國將協商
俄國還有另一項艱鉅挑戰,那就是「油價」。根據《彭博社》,3月30日國際油價跌至18年來新低,布倫特原油(Brent Crude)收一桶22.58美元,西德州中級原油(WTI)更跌破20大關,短短一個月油價從40多元應聲腰斬,甚至更低。
同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普丁通話刺激油價微幅回升,布倫特原油3月31日收22.74美元,西德州中級原油4月1日下午4點為20.26美元。
川普31日表示他已與普丁及沙烏地阿拉伯王儲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通過話,三方將齊聚一堂商討如何穩定能源市場,這代表3月初OPEC+聯盟撕破臉後,俄國與沙烏地有望首次重返談判桌。
儘管川普曾樂觀表示「低油價是最棒的減稅」,他也承認「目前局勢根本不可行」,俄國和沙烏地的「瘋狂」正在傷害美國石油業。事實上,德州數家油廠已經準備停產,一方面是沒有儲藏空間,一方面是不再有利潤,美國產油成本約落在35到50美元。
武漢肺炎肆虐,以中國為首各國紛紛停工,石油需求驟減驟減1500萬到2200萬桶,然而沙烏地與俄國並未達到減產共識,沙烏地遂取消產量限制,將每日生產從970萬提高至123萬桶,打起油價割喉戰,而最先敗下陣來的便是成本最高的美國。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