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殺警案無罪》還要多少顆破碎的心 才能織起社會安全的網

社會議題

(讀者投書-作者為前衛福部八里療養院院長、現任中國醫大附醫顧問主治醫師。本文不代表《信媒體》立場)

鄭姓男子去年7月在台鐵上殺警案因被鑑定精神病而被法院判無罪,引起社會極大衝擊。

這幾天殺警案判決出爐後,社會譁然,許多行政官員及民眾批評判決,懷疑精神鑑定可信度,抱怨家屬沒把病人管好、法律只保護某些人卻不顧社會安全、甚至連負責鑑定的醫生都被網友肉搜,社會激起一股對立的氣氛,司法、醫療體系、病人和家屬承受了極大的壓力。

2016年小燈泡命案,2018年王牙醫師命案,到去年的殺警案,幾乎每次我們的官員都向民眾安慰說政府有在追蹤病人,有社安網可以解決問題。可是每次這些病人出事前都可以看到共同的模式,他們早已好幾年停止或不規則治療,無正常工作,生活行為早已混亂。

判死刑也無法阻止下一次悲劇的發生...

事實上,就算今天判了死刑,仍無法阻止下一次悲劇的發生,第一,因為病人是沒有辨識能力或是減弱的人,所以,你刑法罰再加重,死刑也好,他可能不會意識到那個後果跟嚴重性,對病人不太能產生阻赫的作用。再者,根本的問題出在整個體系。

這次事件再度凸顯,無論我們的公衛生體系或是社安網似乎都沒有發揮及時攔阻的作用,終導致悲劇的發生。身為精神科醫師,每次看到這樣的新聞心裡非常痛,一方面對無辜受害的人和家屬感到難過,同時對病人和他們的家屬感到不捨。

家屬強制送病人就醫,出院後關係更緊張

家屬為什麼沒有督促或帶病人去就醫而讓無辜的人受害?我以前也責問家屬這樣的問題。「鄭醫師,你以為我們不想嗎?你知道與病人一起生活多痛苦,多無力嗎?」精神病人嚴重發病的時候常已失去理性,拒絕治療,甚至會對家人施暴。有些家屬好不容易啟動強制住院,但往往病人出院之後對家屬更加為難。

所以他們不是不想,而是無能為力,十分無奈、痛苦、且往往得不到實質幫助。據衛福部公開的統計資料,從2013到2018年6月期間,在社區發生的疑似精神病人突發事件,共165件157人,其中傷人致死34件。

衛福部有一套「精神病人照護資訊系統」,列管追蹤各院所出院嚴重病人,共計有14萬多人,理論上應該已很完整。

然而衛福部的資料顯示,這突發事件的157人當中有40人不在這個系統內或已經結案,高達四分之一。政府在在2018年為強化社安網,增加了許多的社工,並且把「整合加害人合併精神疾病與自殺防治服務」列為四大策略之一。

社工遇到醫療不合作者,完全使不上力

但依筆者的看法,這樣的系統仍然有幾個問題

第一,社安網收案對象是同時被登錄在高風險家庭以及精神病人照護資訊系統的病人。然前面衛福部的計有高達四分之一突發事件的病人並不在資訊系統裡面,所以社安網就不會列管到這類病人。

第二,社安網聘的都是社工,他們遇到醫療不合作的病人,完全使不上力。這好像派軍人上戰場,但沒有給他武器一樣。沒有醫療團隊的積極配合,只有社工發揮不了戰力。然而現有的健保居家治療限制一個月兩次,且規定訪半年就要結案,交通費要自理。實務上愈是社經能力不好的病人,愈需要居家治療,醫院只好自己吸收交通費。故多數醫院都不會大幅投入這項業務。

第三,病人不來治療,醫院並不知道是停止治療或他們到了別家醫院看病,只有健保署的電腦才有完整資料。但據說因為個資法的限制,健保署的資訊不能分享給公衛體系,這些病人也只好等到惡化出事才會再被注意。但這次新冠肺炎防疫,我們看到政府部會間是有能力串資料的。

第四,我們的官員及社會大眾,常誤以為精神病人只要服藥就可以萬事OK。試想一般年青人,若長期沒就學,沒就業,生活日夜顛倒,常在街上閒逛,大家會不會覺得他不正常?出意外的風險比較高?嚴重精神病讓大腦功能退化,生活動力降低,只有藥物治療還無法重建正常生活,他們需要持續的社會心理復健。生活正常了,有收入,有人生目標,對自己負任,自然減少犯罪的機會。

應修改社安網收案標準,分析過去突發事件改進

針對這些問題,筆者建議:

首先,儘快修改社安網收案標準,分析過去已發生的100多例突發事件的病人的惡化或事前徴兆,訂定更精準的預測指標,請醫院、家屬、社區民眾通報後評估收案。

再者,健保署定期核對電腦資料,對高風險又未繼續就醫病人及時通報社安網及醫院,各方資訊要整合。

第三,健保署對高風險病人提供「包醫制」。筆者在草屯療養院任職期間曾與中區健保局試辦「精神病人論質計酬」支付方案,短短九個月就可以大幅降低病人病情惡化送急診和住院數。

具體做法是,健保署定額包裹支付給醫院一筆合理費用,但要求醫院負全責,每年依治療結果之好壞再給獎金或扣款,醫院自然依病況主動追蹤治療,社安網社工多了醫療這有力的夥伴,創造醫、病、政府、社會多贏的結果。

還有,建置家屬支持APP,提供照顧的知識與溝通教育,並定期回報病人狀況。

最後一點,衛福部提供更多精神病人社區復健機構與長照機構,讓病人能長期接受社會心理與生活復健、支持,生活正常化。

衛福部在陳時中部長帶領之下,在武漢肺炎疫情控制打了非常漂亮的一仗。我們相信衛福部同樣能在精神病人的追蹤醫療和生活復健上,可以交出漂亮成績單,多救幾條人命,多減少幾個家庭的破裂與傷痛。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