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朝野角力的「農田水利法」草案日前初審通過,但牽涉人員福利,以及水利會財產的相關條文,不少立委認為,政院版採用「由主管機關訂定之」,被質疑是空白授權,因此多項條文保留至朝野協商。
後門條款讓民生、農用水犧牲給工業使用
民眾黨團立委張其祿、邱臣遠和蔡壁如在記者會上,質疑行政院版「農田水利法」,只是為了改制而改制,欠缺國家願景的長遠規劃的企圖心,也沒有用心處理灌排不分問題。
民眾黨團認為,「農田水利法」應以台灣的降雨在時空上高度集中為前提,思考如何保持水資源的收支平衡,不再因工業優先而犧牲農業用水,並適度調整工業結構,降低高耗水產業的佔比。
張其祿指出,南台灣的水情已經拉警報,雖然「水利法」規定,民生及農用優先於工業用水,但因為有「前項順序,主管機關對於某一水道,或政府劃定之工業區,得酌量實際情形,報請中央主管機關核准變更之」的後門條款,導致近年來民生及農業用水大多犧牲給工業使用。
針對政院版「農田水利法」,張其祿表示,第12條有同樣的「開後門」問題,雖然規範農田水利設施不得兼作其他使用,但也明定若不妨礙原有功能運作及維護者,得向主管機關申請兼作其他作用。
邱臣遠呼籲拒絕吃水怪獸;蔡壁如批藍綠鬥歹戲拖棚
民眾黨團表示,疫情蔓延下,糧食安全和糧食自給率的問題再度浮上枱面,可見水資源分配涉及台灣永續發展,應確保農業用水充足後,才能調度他用。
邱臣遠指出,過去有部分農田水利會,賣水給財團或大型工業區,導致農民用不到水,反而自己花錢找人鑽井灌溉,連不是灌溉渠道水尾的地方,也會因超抽而地層下陷。他強調,要拒絕「吃水怪獸」,也就是佔工業取水總量近8成的6大耗能產業,分別是化學材料、基本金屬、電子、紡織、石油、以及造紙。
蔡壁如批評,農田水利會改制,藍綠爭錢奪權,是多年歹戲拖棚的議題,從農會、漁會、鬥到水利會,甚至想廢掉地方自治的鄉鎮市長。她呼籲相關修法應該回歸專業、避免搶樁,也不能簡化為改革和反改革,但這次政院提「農田水利法」修法,就是為了改制而改制。
張其祿表示,未來朝野協商時將提出版本,讓農田水利設施專門用於農業灌溉;執政黨若不能接受的話,未來也必須向農民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