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4日提出無投保者,每戶可領1萬元的紓困補貼方案,由於政策宣布後,被批資格過於複雜,就連衛福部長陳時中也都坦言,相關排富條款不好理解,且政院、衛福部口徑不一,中央與地方也不同調,導致不少區公所被詢問電話打爆,或是民眾大排長龍申請,掀起一波「萬元紓困金之亂」。
因應萬元紓困金之亂,政院:帶身分證便可申請
為了因應亂象,政院今(6日)紓困記者會上,一次公布申請所需文件,包括身份證、原有工作受疫情影響證明、全戶口存摺、未具有其他社會保險身份證明、以及未領取其他政府紓困補助證明。
由於許多受疫情影響的工作難以提出證明,因此衛福部表示,可以改用簽切結書來處理,在政院公佈之前,雙北都已宣布採用此方案;其餘的文件,除了身分證外,衛福部強調,可以請政府幫忙查。換句話說,只要帶上身份證便可以申請急難救金。
簽切結書恐生法律責任?衛福部:2條件才會查核
衛福部新增了「切結書」辦法後,若查核後發現不符,除了要歸還相關金額,還會面臨刑事或民事;然而這樣的規範恐造成民眾或承辦人員,因未清楚了解申請資格而吃上官司。
對此,衛福部次長蘇麗瓊強調,不會把切結書的壓力放在承辦人員上,而是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共同承擔責任。
蘇麗瓊說,原則上除非有人檢舉,或是明顯資格不符,否則針對切結書的查核,不會有太積極的作為;政務委員龔明鑫強調,重點在於是否刻意隱匿,這樣就必須歸還補貼金,至於後續的法律責任,「沒有那麼嚴重,說什麼要法辦,不可能的事。」
區公所可幫忙審查排富資格
針對民眾抱怨,排富條款公式複雜,民眾難以計算的問題,蘇麗瓊則說,以往急難救助金都是由區公所幫忙算,這次紓困加大範圍後,民眾其實也不用自己來,可以交給區公所人員幫忙;不過她建議,民眾可以先看看自己的存款是否符合規定。
根據衛福部評估,大約有8萬人適用這波無投保者急難救助金,由於申請程序引發爭議,導致外界質疑為什麼不直接通知這8萬人申請,蘇麗瓊回應說,這只是推估出來的數字,政府沒這些人的具體資料。
由於中央公布政策後,出現與地方有「時間差」的情形,蘇麗瓊表示,先前公文是透過縣市政府轉發,這次則是直接轉給鄉鎮市公所,可以加速溝通進程。至於行政效率,龔明鑫說,如果民眾把文件備妥,也許3天就可以拿到紓困金,如果要政府幫忙查,可能會拖到5至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