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從記者、海軍陸戰隊情報官到副國安會顧問 川普亞太政策重要幕僚-博明

國際

今年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hew Pottinger)以中文發表五四演說,5月20日他再次用中文祝賀蔡英文總統就職,但更要「讚揚台灣人民對來之不易的民主的維護」,強調言論自由、公正選舉和法治是美台共享的價值。

46歲的博明從此備受台灣民眾關注,不過早自2017年進入國安會後,他就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亞太政策的幕後推手,尤其是美中貿易戰。

在中國一待7年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砲轟博明「對中國抱持偏見」,奉勸他多了解中國,然而博明之所以對北京採取強硬立場,正是因為他太了解中國,他在中國擔任記者長達7年。

從駐中記者、海軍陸戰隊情報官到副國安會顧問,博明的人生不斷大轉彎。

即便博明並非學者,此前也沒有政治實務經驗,過往經歷使他足以在國安會擔當重任,這正凸顯了美國國安會成員的多樣性,或許值得台灣參考借鑒。

當年在北京被打,今日成美國國安顧問

博明大學就讀麻州大學安模斯特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Amherst),主修中國研究,由於能說流利的中文,畢業後先後於《路透社》(1998-2001)、《華爾街日報》(2001-2005)擔任駐香港及北京記者。

「住在中國會讓你看到,一個非民主國家能對他的人民做出什麼」2005年他在《華爾街日報》寫道,「我見過便衣警察在天安門毆打抗議者,我與消息來源說話時也曾遭政府特務側錄」。

北京恐怕沒想到,當年一個沒沒無聞的外籍記者,如今竟當上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一個建議或決策,就能撼動整個中國。

他在中國擔任記者時,經常受當局騷擾,例如他曾因調查販賣核燃料至外國的中企而在北京一家星巴克遭到毆打,下鄉報導民眾示威也被地方官員審訊好幾個小時,有一次甚至情急之下不得不把筆記沖進馬桶。

不過他並非只有挨打的份,當年為了獲悉中國某部長與美國手機晶片大廠高通(Qualcomm)的協議,他直接闖進政府大樓偷聽,還從口風一向很緊的中國官員那裡問出一些情報。

無論如何,這7年不僅讓博明更感美國民主可貴,強化他的愛國主義,也奠定了他對中國的看法,為他未來擬定的中國政策打下基礎。

31歲高齡加入海軍陸戰隊

2004年,博明因報導南亞大海嘯而與前來進行人道救援的美國海軍陸戰隊有所接觸,他深受感動,認為美軍將在全球衝突中扮演重要角色,於是隔年投筆從戎。

為了進入海軍軍官候選學校(Officer Candidate School),當時不僅超齡還超重的博明常與美國駐北京大使館一名武官一起去萬里長城慢跑,最後順利熬過極其嚴酷的10週新兵訓練營,當時他班上只有6成的人順利結訓。

之後他成為軍事情報官,曾參與伊拉克戰爭與阿富汗戰爭,官拜少校,並獲得銅心勳章。

他的表現受到軍方高層注意,包括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佛林(Michael Flynn),兩人合著了報告《改善情報工作:情資在阿富汗發揮重要作用藍圖》(Fixing Intel: A Blueprint for Making Intelligence Relevant in Afghanistan),批評美國現行情報作業並提出改革方式,不僅受到五角大廈關注,由華府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出版後更在各界引起迴響。

博明於2010年退役,至今仍是後備軍人。他先開了一家代表投資人調查中企的小公司,後於紐約曼哈頓一家對沖基金工作,直到2017年舊上司延攬他進入川普的國安會。

然而,他身邊的人紛紛勸退他。

中共想聯手川普女婿除掉博明

他們認為,博明恐怕和民粹型的川普處不來,但根據其友人所述,他還是出於「軍人的責任感」加入了國安會。

值得一提的是,博明的政治傾向並不明顯,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他民主、共和兩黨都捐款,對象是海軍陸戰隊出身的候選人。

博明在國安會首先擔任亞洲主管,主掌中國與北韓事務,2017年川習會、川普首度出訪亞洲5國,還有2018年川金會,都是他在幕後打點。

他認同川普將美中貿易視為國安問題,認為歡迎中國加入全球經濟體系,期待與之建立友誼和夥伴關係,根本是個錯誤。根據白宮前副國安顧問薩德羅(Nadia Schadlow),博明就是美國對中國施加懲罰性關稅的主要推手。

博明進一步將中國定調為「擁護修正主義的強權」,試圖「按照自己利益重整亞洲區域秩序」,美國政治新聞機構Politico指這激怒了北京,2017年中國官媒《環球時報》點名博明是關鍵人物,必須持續密切觀察。

為了攆走博明,中共遊說川普政府其他官員,甚至接觸川普的女婿庫許納(Jared Kushner),雖然至今並未成功,但不代表中國已經放棄。

然而,這也不會那麼容易。事實上,包括國務卿蓬佩奧(Michael Pompeo),前國安顧問從佛林、麥卡斯特(H.R. McMaster)波頓(John Bolton)到現任的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對亞洲了解皆有限,因此有第一手在地經驗的博明格外重要。

班農認證:美國政府最優秀人才

2019年9月,歐布萊恩提拔博明為副國安顧問。

至今,博明和白宮經濟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已是川普身邊「最長壽」的顧問,和他們同期的前首席策士班農(Steve Bannon)和前經濟顧問寇恩(Gary Cohn)盡皆離職。

Politico形容博明是「保守的國際主義者」,他被視為川普決策圈中一股穩定、理性的力量,就連班農也盛讚他是「整個美國政府最優秀的人才之一」。

不過,博明也有強硬的一面。2017、2018年美韓關係較緊張時,他不排除建議採取軍事行動,一名同僚指其「對(出兵)風險的耐受度比其他人高」。然而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強調,軍人出身的博明不會輕率動武。

最後美國確實並未訴諸武力,前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的國防部亞太專家傑克森(Van Jackson)批評他這樣「放話」有損美國形象。

但基本上以班農為首的鷹派,還有民主黨人占多數的鴿派,在中國議題上都相當敬重博明,美中冷戰局勢確立後更是如此。

前國防特別顧問、哈佛大學政治學教授艾利森(Graham Allison)是博明的諮詢對象之一,他稱讚博明「學識淵博、善於洞察,保持好奇心又不固執己見」。

為了理想,不惜人生大轉彎

在前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和福特(Gerald R. Ford)時代,博明的父親波廷格(Stanley Pottinger)是司法部民權處的律師,後來離職開了一家投資銀行,也曾當過電影製作人和作家。

因此,博明職涯大轉彎或可說是有其父必有其子,甚至青出於藍,雖然不是斜槓青年,他也一直在不同領域尋求突破。

當初從軍,博明深知為了上戰場他不僅得強化心智與體能,還得把自己在新聞界培養出的獨立思考模式壓下,轉換為毫不質疑的服從。他的朋友也擔心,他是否真能從記者彈性的工作模式,適應一個充滿階級意識、強調團隊合作的生活型態。

博明在《華日》發表了一篇名為〈比筆更崇高〉(Mightier Than the Pen)的文章,他寫道,面對親友的疑問「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從軍)有多麼吸引我,因為這代表我將屬於一個比我自身更偉大的團體」。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