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沙烏地大打原油霸權戰 中國勢力趁虛而入

國際油價

今年4月20日,西德州原油期貨(WTI)乍現負37.63美元的空前低價,創下1983年油期數據彙編以來的首見負值。投資人巨虧噩耗頻傳,尤其是中國銀行期貨產品「原油寶」,更爆發3,700名投資人虧損高達1,350億元新台幣的慘劇。

疫情影響,能源供過於求

主因是4月新冠肺炎疫情達到高峰,各國陸續推動「對外封國、對內封城」措施,嚴重衝擊全球旅遊運輸,導致全球原油需求銳減,4月全球原油每日產量約1億桶,但每日需求只剩下7,000至7,500萬桶,供過於求高達2,500至3,000萬桶。國際能源署(IEA)估計,今年全球能源需求恐大跌6%,創70年來最大跌幅,原油需求將大跌9%至2012年消費水平。其中,疫情嚴重的歐美國家跌幅最深,美國需求恐下滑9%,歐盟預估暴跌11%。

主要產油國也曾試圖降低供需失衡,例如4月10日沙國和俄羅斯推動OPEC+達成協議,每日減產原油970萬桶,與美國總統川普期待每日減產2,000萬桶相去甚遠。沙、俄兩國不願繼續減產,主因是美洲國家並未跟進,尤其是美國,隨著頁岩油產業革命不斷擴張,2019年原油產量已經超過每日1,300萬桶,高居世界第一,相較於沙國日產量1,242萬桶以及俄羅斯1,125萬桶,美國顯然具有更大的減產空間。

川普不願承諾美國公司減產,只表示政府將增購7,500萬桶戰備儲油,藉此增加美國原油需求。川普強調原油供需只能透過市場調節決定,首先因為沙、俄兩國石油公司都是國營,政府可以直接指揮,但美國石油公司都是民營,政府難以直接介入;其次,因為美國油商長期偏向共和黨,今年又是選舉年,共和黨需要油商支持,更不想因為政府強制要求導致反彈。

問題是,原油供過於求太嚴重,美國政府的儲油空間也所剩無幾。以美國最大儲油庫Cushing為例,占美國儲油比重12%,目前儲油已將近7成(5,496.5萬桶),平均每周增加1,600萬桶,估計5月就會裝滿。即使加上管道、鐵路車等戰備儲油,根據挪威諮詢公司瑞斯塔德能源(Rystad Energy)估計,全部加起來,最多也只有1.5億至2億桶庫存空間。

油價暴跌,油商處境艱險

原油供過於求,並非只有美國面臨滿載困境,另如全球最大的港口儲罐經營公司荷蘭Royal Vopak,在全球32個國家擁有80個罐區,儲存空間也即將用盡,該公司不得不加快維修鹿特丹港口的4艘油輪,以便騰出更多儲存空間。

儲油危機不斷延伸,導致油輪租金也隨之暴漲,大型原油運輸船(VLCC)1年期租賃價格,從每天3萬3,500美元暴漲至每天21萬美元,幾乎是一日一價!由於各國港區儲油幾乎滿載,難以提供倉儲空間,許多油輪不得不停泊在各國外海,全球海上載油總量,估計已經高達1.2億至1.6億桶。

航運和市場情報公司Vortexa Ltd表示,5月下旬,將有20艘沙國油輪抵達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和德州港口,卸下總計4,000萬桶原油。這批原油是在4月20日全球協議之前就已訂購,美國將很難拒收,買主可能是沙國持股的美國最大煉油廠Motiva。紐約能源避險基金Again Capital合夥人John Kilduff表示,這20艘航向美國的沙國油輪,好比「直衝美國而來的20顆核彈頭」,必將導致美國油價再一次「爆炸」。

供過於求如此嚴峻,美國油商也不得不有所因應。艾克森美孚(Exxon Mobil)和雪佛龍(Chevron)兩大巨擘,已宣布大幅縮減德州西部二疊紀盆地的鑽油設備投資,合計減少日產量80萬桶。能源服務業者Baker Hughes指出,美國油商已經連續7周縮減鑽油井數量,使全美鑽油井減至325座,降幅將近35%,創下2016年6月以來新低。

儘管如此,目前油價對美國能源業依舊入不敷出。加拿大皇家銀行歐洲事業主管Biraj Borkhataria即表示,艾克森美孚損失慘重,儘管財務還能渡過難關,但今年要達到收支平衡,油價必須回升到75美元,至於其他美國同業,油價也要回升到50美元才能收支平衡。展望今明兩年,恐怕都是不可能的任務。

問題是,美國油商很多是中小型公司,頁岩油公司更是如此。挪威能源諮詢公司Rystad Energy預測,如果油價維持在每桶20美元,可能有高達533家美國石油勘探和生產公司,將在2021年底前申請破產;萬一油價跌到10美元,恐怕將有1,100多家公司申請破產。

相對於美國大型油商平均成本大約23至36美元,中小型的頁岩油公司,平均成本高達45至55美元,面對油價長期崩跌,早就難以為繼。4月1日,美國頁岩油公司Whiting Petroleum聲請破產,成為第一家因為油價崩跌陣亡的美國企業,該公司股價在過去3個月暴跌91%,只剩下每股0.36美元。

正因為油商處境艱難,川普除了提出增購7,500萬桶戰備儲油之外,也一再呼籲各州盡速解封,希望趕快恢復旅遊交通,以便增加國內原油需求。西德州原油期貨(WTI)也迅速反彈,從4月20日乍現的負價格,迅速暴漲到5月15日的29.65美元。但這終究只是對各州解封的美好期待,現實疫情卻未必如此,直到5月15日,全美每日新增確診仍高達2萬人以上,儘管有17州(包括最嚴重的紐約州)的新增病例呈下降趨勢,但仍有5州的新增確診,因為解封導致不斷增加,各州經濟能否迅速恢復正常,仍然存在許多變數。

美國頁岩油崛起,與沙國形成競爭關係

回顧歷史,2014年美國頁岩油開始崛起,也曾引發沙、俄兩國聯手施壓,2014年油價大跌58%,2015年大跌57%,油價一度跌到26美元,導致美國頁岩油公司不得不進行整併,以便提高競爭力,直到2016年第1季,沙、俄兩國才聯手減產帶動油價走揚。問題是,2014至15年油價崩跌,全球每日原油供給過剩,最多只有180萬桶,與2020年每日原油過剩高達1,500萬桶相去甚遠,目前全球所面對的原油過剩危機,不管是規模或深度,顯然前所未有。

傑富瑞集團(Jefferies)分析師Jason Gammel因而認為,石油產業正面臨「空前的慘淡前景」,預測今年第2季WTI平均價格,恐怕只有每桶19美元。高盛大宗商品全球負責人Jeff Currie甚至表示,「如果市場再度出現缺乏流動性,油價跌到負55美元也不足為奇」。

尤其是沙烏地阿拉伯,對美國政府無意跟進協調美國油商減產深感不滿,決定繼續推動減價補貼的焦土政策,包括向亞洲買家提供大幅折扣,對煉油廠提供延期90天支付信用,以便對美國油商製造更大壓力。針對沙國的強勢策略,共和黨參議員Kevin Cramer也不甘示弱,要求川普對沙國進口原油提高關稅。

沙國急於對美國油商施壓,主因是美國自從頁岩油革命之後,已經徹底改變進口中東石油的依賴結構。2019年9月,美國原油出口第一次超過進口,完成70年來的首度逆轉,2019年從沙國進口原油,只占當年美國原油需求6%,沙國原油對美國已經越來越無足輕重。美國在原油地位的大幅逆轉,自然導致沙國失去談判籌碼,正在接班的沙國王儲薩爾曼(Crown Prince Mohammad bin Salman)也心知肚明。

沙國擔心原油市場被美國取代,也害怕失去全球原油領導地位,都使今年原本只是疫情引發的原油過剩危機更加難解。美國對進口原油需求不斷下滑,很可能導致沙國不得不轉向最大原油進口國中國,尋求新的長期採購合約。長此以往,中國勢力將從伊朗進入波灣國家,成為影響中東政局的重大變數。

油價崩跌,金融危機再現

油價不斷崩跌,也連帶衍生出全球金融震盪。摩根大通(JP Morgan)預估,中東和非洲產油國主權財富基金,為了撐過油價危機,不得不出售全球股票套現,估計已經賣出2,250億美元。光是台灣股市,中東基金就套現超過千億台幣。

全球最大的原油ETF美國原油基金(USO),也在這波油價風暴中一度暴跌7成。全球ETF基金經理人已經打破過去投資期貨近月合約慣例,改以遠月合約代替,希望能藉此緩和負油價的突襲衝擊。

此外,油價崩跌也導致高收益債券面臨空前危機。全球BBB級債券規模高達3兆美元(美國約1.2兆美元),能源債比重大約11%,油價暴跌已經導致中小型能源公司難以償債。穆迪(Moody's)就指出,2024年之前,美國能源公司將有860億美元債券到期,其中62%為垃圾債,如果油價無法及時翻轉,勢將爆發另一波金融風暴。

高收益債和美債殖利率利差,3月23日已高達1,100基點,超過被視為危險的1,000基點,是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糟。為了防範金融風暴惡化,美國聯準會(Fed)可能被迫承諾,將比照收購「墮落天使」(Fallen Angels)債券,進一步將信評低的油企公司債(占高收益債2成)納入購買標的。

原文作者為郭正亮,本文轉載自《台灣銀行家》。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台灣銀行家》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