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電視第6屆董監事去年9月任滿,當時所提新任人選未能跨過審查委員3/4以上同意之高門檻,因此董監事會至今仍未改組,甫於5月就任的文化部長李永得擬於下月重新提交人選審查,值此敏感時刻,卻爆出被形容成「大外宣」的「國際英文影音平台」計畫先行偷跑。
公視董監審查委員的組成由立法院經朝野協商推舉,今年1月立委改選,立法院於4月重新推舉第7屆審查委員,民進黨團推舉翁秀琪、黃世鑫、張烽益、陳東升、蘇正平、陳牧民、王勁力、蔡茂寅等8人;國民黨團推舉廖元豪、包正豪、鈕則勳、陳學聖、胡競英等5人;時代力量黨團、台灣民眾黨團分別推舉羅世宏及謝啟明。每個董監事人選要獲得通過,至少要取得審查委員12票同意,難度相當高。
總統府遭駭爆出公視董事長人選
520內閣改組前夕,總統爆出密件外流,文件中也提到,總統蔡英文與行政院長蘇貞昌曾就公廣集團人事做討論,在4月8日的會議記錄中載明,立法院即將處理「公視董監事審查委員會」各政黨代表組成。時任文化部長鄭麗君也向蘇貞昌報告要處理補提名事宜,「但補提名董監事名單還沒給院裡面看」。
有關公廣集團董事長人選,這份外流文件指出,蘇貞昌對公視前總經理胡元輝印象不錯,「認為他有能力、也是挺綠的,請他擔任董事長」,也推測蘇貞昌可能是借鄭麗君之口,來反對司馬文武(江春男),因為已經向胡元輝開了口。
另外,4月22日蔡蘇會面的議題提到「英語電視台」,指府方已經去跟蘇貞昌報告過,建議追蹤蘇貞昌反應。不過,當時總統府稱,這些會議紀錄形式文件,透過電子郵件以黑函形式散布,「經瞭解該信件為偽變造之文件,內容為臆測拼貼,非屬事實」。
如今傳出公視正在籌設「國際英文影音平台」,層峰屬意由文總副會長江春男出任公視董事長,欲藉其參與創辦英文報紙「Taipei Times」的經驗,對抗中國大外宣的戰略,與人事布局的脈絡相符。
籌設國際英文影音平台程序惹議
公視董事馮小非在公視自家節目「有話好說」質疑說,爭議所在是因為她聽說,除了未來董事人選的規畫,也伴隨著要推動進行「大外宣」的國際頻道等,但她認為,這不應該由這一屆、即將卸任董事去處理。
馮小非說,公視總經理曹文傑在董事會提到,文化部希望公視做有關國際頻道的東西,現在正在規畫。但她反映,聽到的不僅是規畫,好像已經開始了,否則文件怎會寫說已報部同意並滾動式修正。
馮小非表示,曹文傑指6月18日、7月16日的董事會中,收到文化部來的訊息,說有筆這樣的預算,要做這樣的頻道,「預算來得很急,不是刻意要隱瞞」。
令馮小非非常訝異的是,雖經反映,但董事會會後發現,該計畫竟然已經在人力網站徵人。經她了解,公視內部已在5月底開過會,提到文化部有一筆6千多萬專案預算,未來預計要動用行政院第二預備金,在董事會不知情的情況下,公視已知後續還有10億預算要進來。
馮小非表示,不論這件事是好事或壞事,先把內容放一邊,這件事已破壞公視治理程序、獨立性。不是因為她自己是董事覺得被藐視,而是董事成員要經這麼高的同意門檻才擔任,意味著要捍衛公視的獨立性,有些人誤以為公視是國家的,其實不是這樣的,按公視法、成立宗旨,是要用納稅金成立一個獨立於黨政勢力,完全屬於全民的電視台。
馮小非並強調,這不是一個小預算,公視一年預算才9億元,這計畫預算高達10億,等於要去開一個新的台。
文化部:預算需經立院三讀才算數
對此,文化部澄清說,董事對於是否開辦全英文國際影音平台有不同意見,文化部百分之一百尊重,並期待公視董事會做出決定。而且這筆預算及計畫還在國發會審查當中,文化部很努力爭取支持,希望說服行政院通過;之後還要送立法院審議,爭取立委的支持,三讀通過後才算數。
但文化部也強調,由於海內外各界,高度期待台灣能開辦全英文的影音平台,做為國際社會瞭解台灣、認識台灣的管道,也有助於台灣在國際發聲;「因此文化部於明年1月開辦全英文影音平台的政策不變」。
僅徵詢江春男意見,非指定擔任董座
對於由江春男出任董座操刀之傳聞,李永得日前受訪表示,江春男20多年前就提出成立國際媒體頻道,多年來始終沒實現,公視應只是徵詢江春男有關建置國際影音平台意見,與公視董事長一點關係都沒有,而且公視董事長是由董事票選,不是由誰指定就可以當。
董事會紛擾害了公視業務的推動
提案下修董監事審查同意門檻至1/2的民進黨立委陳秀寳認為,公視董事會未能順利產生,無法正常運作,但公視所有的運行持續著,該做的事情就該去推動,不必有這樣的顧慮。
陳秀寳強調,公視基金會董監事3/4的審查門檻非常高,立法者在訂定各個不同組織法成員組成門檻常具理想化,但在過去20年民主化政治歷程中,每每遇到行使審查、同意權時,刻意杯葛現象屢屢上演、紛擾不斷,根本不可能理性討論。
陳秀寳認為,公共電視顧名思義為為公眾服務的傳播媒體,公視董監事審查委員又為立院各黨團推舉之社會公正人士組成;立委則具有民意基礎,應回歸責任政治,以半數以上多數決為審查門檻,讓公視基金會順暢運作。
英語台的本質與中國大外宣不同
陳秀寳也不認同「大外宣」的比擬,她表示,「大外宣」為對外宣傳大布局,源自中國集權主義之下,投入龐大金錢對全球的宣傳計畫,透過擴大海外媒體操作,藉此爭取話語權,宣傳中國的民族、愛國主義。但是台灣並非集權國家,台灣的價值在於民主、自由,人民得以接收來自四面八方的不同資訊,且充分表達自身意見,使意見分呈,不可能用如同中國專制封殺的方式對外宣傳布局。
陳秀寳說,公共電視不以營利為目的,得以跨越商業侷限,為更多不被市場看到的領域服務。然而守在電視機前面準時收看電視節目的時代已經過去,全球皆面臨新媒體、新傳播科技的衝擊,如何在這波日新月異的潮流中,仍製播屬於台灣文化價值的節目,是永續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