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連假,國五塞爆,交通部長林佳龍一句「聰明用路、趨吉避凶」,頓時變成出氣筒,接下來又因旅行業「重新洗牌說」,被質疑講話少根筋,自此成為媒體查找「失言」的焦點,負面新聞連連。
擔任過新聞局長、行政院發言人,更有台中市長等豐富從政經歷的林佳龍,為何在520前夕的內閣滿意度民調中,高居第二名,僅次於防疫有功的衛福部長陳時中,交通部的政策滿意度也僅次於衛福部,近月卻是「龍困淺灘」?
建議下載「高速公路1968」、「幸福公路」APP
林佳龍接受《信傳媒》專訪這天,正好從龜山島回來,他一早就與YouTuber蔡阿嘎登島拍片宣傳,邀請國人一探島上生態資源。
由於民眾因疫情獲控制後的「報復性出遊」,造成各景點人潮大爆滿,加上暑假期間本來就是旅遊旺季,還有「安心旅遊」、振興三倍券等政策補助催化,人擠人盛況空前卻也抱怨連連,究竟交通部有沒有做好準備導引民眾快樂出遊?
剛從龜山島回到交通部的林佳龍說,他一早從北車出發去頭城,經過國五、雪隧,是滿順暢的,因為是周一,南下較順暢,「什麼時候、什麼地點比較容易塞,除了既有經驗,其實有大數據可參考」。
還原端午連假塞車失言那一場風波,林佳龍說,當時媒體報導國五狂塞32小時惹民怨,而他當天下午安排推廣精緻觀光、安心旅遊,北中南東都有安排行程,到了南投酒廠,某報卻下標「品酒神回」,把不同的時間對比起來,好像大家在塞、而他在享樂,「這涉及新聞處理規範,界線在哪」,很多人看到這報導,已經塞在車陣中,當然會更氣。
「當時講話的脈絡,談到『聰明用路、趨吉避凶』的背景,是要建議大家下載『高速公路1968』、『幸福公路』APP,試圖去建議用路人,掌握即時路況,利用資訊平台做為決策的參考。但是媒體報導時,不會把前後因果脈絡寫出來,有時會斷章取義、加油添醋,這時很多人只有看標題,於是形成印象。」
有時「同理」比「說理」更重要
林佳龍說,他是知識份子,很想要理性溝通問題,但在某些狀況下,其實是很難說清楚的,所以他才會講說,「有時『同理』比『說理』更重要,用路人那時需要的是關心,在那個時機,很多人可能更期待我們『同理』。」
事隔一個月,林佳龍說,現在再來看,那是一個溝通,看看怎麼做可以做得更好,也許時間過了,大家就會心平氣和,「我還是期待,台灣是民主的公民社會,公共議題可以透過理性溝通,讓決策、生活品質更好。」
「我沒有放棄,一有機會,就會去建議大家,在智慧交通的時代,應該利用資訊平台,掌握及時路況,做出每一個駕駛、用路人最好的決策。若因此不敢去討論,只稱說會改進,還是無助於交通的改善。」
林佳龍說,連假開始前就已經開過3次會,也到高公局行控中心視察,事實上,「我們對整個交通狀況很有掌握,不是在說風涼話,也不在怪罪任何人」。
他說,現在資訊充分,下載APP查看,得知國道塞車的時候,先不要上交流道,也許可以先在服務區吃個餐點、上個廁所、打個盹、休息一下,「車子掌握在人的手中,用路人也可協助解決問題」。
林佳龍表示,蘇花改通車後,從國五到花蓮的人也會更多,其實國五的負荷,平常就超過容量,假日更是如此,所以才希望用分流的方式解決,這是可以討論的,也希望集思廣益。
至於這件事有人認為是說錯話,林佳龍說,「我們希望就事論事,說得不夠清楚,引起誤會要改善,但要回到問題的本質,這樣的民主社會才會往前走」。
觀光業的轉型與升級
面對旅行業的困境,媒體以「倒閉潮」來做形容,林佳龍一句「市場可重新洗牌」又遭誤解。他說,做一個政治人物,要努力跟社會溝通,別人有誤會,就盡量去解釋清楚,所謂的退場機制,其實所有的觀光產業公協會都聯名站出來,支持他是做最多的,不管是防疫、紓困到振興,「但是有些斷章取義,已經回不去了」。
林佳龍表示,有媒體用「倒閉潮」3個字,姑且不論如何認定,但他要講的是,如何協助業者度過難關、轉型與升級,做了非常多的配套,包括人才的培訓、數位轉型。
他進一步說,畢竟觀光業在這些年來,過度競爭,利潤必定不好,其實在發生疫情前,馬政府執政的最後一年,一下子衝高到來台旅客480幾萬人次,後來回到250萬左右,「當時擴充的產業難以生存,削價競爭,品質也會較差,也讓大家對國內旅遊有著負面印象」。
「如果在這時候重整產業秩序,有些進場、有些退場,讓我們有更好的體質,政府也會力挺轉型企業,有些要退場的,疫情來了,先對海嘯第一排的觀光業救急,但接下來,每一家企業都要去思考定位,例如做國民旅遊,要去凸顯精緻旅遊,連大型旅行社都進來做國旅時,原來的旅行社何去何從,要去思考未來的利基在哪,如何轉型,才能發展得更好。」
國旅大噴發
不過,國旅大噴發後,也帶來些亂象,例如旅館房價趁勢上漲,給予業者的補助要持續嗎?
林佳龍說,民眾一開始會想要去宜花東、外島,這是個過程,當這些地方比較滿之後,民眾就會選擇其他地方,如同「水往低處流」的效應,現在南部、中部的生意已慢慢好起來,北部還要加強。
林佳龍表示,長期來看也會有外溢的效應,例如北部的觀光飯店,推出陸上郵輪的產品,可以住在星級飯店,舒服享受飯店裡的其他服務,還可搭配觀光巴士出遊,「要人助也要自助」,觀光業不可能枯等客人來,要設法提供新產品來吸引人。
超前部署「精緻旅遊」
林佳龍說,最先推出的「防疫旅遊」就像踩線團試辦,然後進入「安心旅遊」,現在更是超前部署,力推「精緻旅遊」,強調深度、優質的旅遊。
林佳龍表示,一開始大家悶壞了、衝出來,很多地方人潮多、衛生差、還漲價,他呼籲業者,透過公協會自律,「不要殺雞取卵」,也歡迎檢舉不合理的商家,交通部負責觀光飯店的部分,地方風景管理處也會協助各縣市政府主管的飯店,去解決問題,市場機制也會發揮。
觀光業的補助沒完沒了?
至於給予觀光業的補助,會不會也是個「錢坑」,沒完沒了?林佳龍說,紓困1.0是針對停止出團業者的補助,是危機應變;到了2.0,補助範圍進一步擴大,是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時刻;到了3.0,限縮在受到國門管制直接影響的業者,並限定在薪資補貼,幫企業、也是在幫員工就業。
林佳龍說,「觀光業是服務業,最重要的資產是人才,一離開後,要再找回來不容易,補助薪資4成,最高2萬,讓員工有事做,甚至是進修,等國門一開,生意來了,台灣生意脫困的速度也會加倍。」
「未來也會視疫情發展再做調整,並預留了『3+3』兩個階段,所以紓困3.0也授權,若必要時,可再延3個月。」
林佳龍表示,現在推動的國內精緻旅遊,要給國人特殊的體驗,一改國人對於國旅不好的印象,例如到墾丁,有潛水、林邊辦桌、看夕陽、做巧克力,提升國旅品質後,未來企業員工安排員工旅遊,才會有留在國內的意願,「光是一家大型銀行員工旅遊預算可能就好幾億,有需求就會有這供給,產品要有價值,這是化危機為轉機的契機」。
化危機為轉機的航空業
台灣的航空業,在這波疫情之中,也是化危機為轉機,政府也扮演了關鍵的角色。
林佳龍說,航空業500億融資貸款,編了50億元來做信用擔保,使得華航、長榮、星宇等11家航空相關業者沒有被抽銀根、沒有大量裁員,沒引起骨牌效應。同樣的,海運也有300億融資貸款,市場表現也非常好。
林佳龍表示,全世界有多少家航空公司倒閉退場,「我們爭取到時間後,他們留下來,而且有轉型,轉而發展貨運,例如華航在貨運市場業務占比本來就滿高的,現在更進一步提升到2/3。」
林佳龍指出,疫情期間,資通訊產業、防疫有關的器材設備,國際上有大量需求,台灣又是出口國,貨運業績有起來,華儲、遠雄自貿區現在是大客滿,貨要排隊,價錢也比以前好。
「國際看到我們挺企業,下單有信心,給我們做,善用政府的紓困,第一時間讓大家有信心,撐過難關,機會也許就來了。」林佳龍說。
感嘆媒體生態
從這兩次發言失火看媒體生態,林佳龍說,「這兩件事情,回過頭來想,做一個政務官,不會是笨蛋、也不會是壞蛋。很多媒體的處理,把我講成笨蛋、壞蛋,其實我們是企圖與大家度過難關、找出路,不管在交通改善、觀光產業的輔導,有非常多的作為,跟以前的施政做比較,其實還是受到相當多的鼓勵和肯定。」
「社會多數都是支持我們的努力,有些在媒體的呈現,與事實有很大的出入,但我不會放棄回到公共政策的理性溝通,這是我從學生時代,推動民主運動以來所堅信的,在充分正確的資訊之下,做出最好的判斷跟決定,不會因為我現在是政務官,就放棄我的信仰。」
同時,林佳龍也對媒體產業也表達憂心,因為過度競爭,要衝聲量,變成標題與內容不符,甚至與事實不一樣,「這是職業的倫理,我是這領域出來的,服務過這麼多的媒體跟記者,發現目前已經到達的一些狀況,值得我們來省思」。
謙虛看民調
談及520前的滿意度民調高,林佳龍謙虛表示,這些調查具有比較性質,「畢竟我的知名度比較高,也呈現在施政滿意度上,我們都是很誠懇面對問題,在問題的處理上,讓社會感到我們的努力和成果」。
此外,交通部長在內閣中相對較難受到民眾的肯定,因為工程建設常有爭議,例如前瞻建設軌道的推動,也有很多人反對,而他是如何扭轉這樣不利的局面?
林佳龍指出,交通部的許多施政都與人民密切相關,很多也涉及國土發展,呈現出來的往往是重大工程,交通建設經費也都很大,就會形成各地都在爭取,也會引來一些批評說是「錢坑」。
「我企圖從政策面,把政策目標講清楚,也發現其實很多人是可以支持的,」林佳龍舉例說,例如前瞻基礎建設,軌道預算佔了將近1/3,如果各地什麼都要做,如何取捨?這要有政策的思考,於是他提出「環島高快速鐵路網」,打造西部高鐵、東部快鐵6小時生活圈。
高鐵延伸到宜蘭也說服柯文哲了
林佳龍說,高鐵延伸到宜蘭可以解決北北基宜交通瓶頸的問題,也包括國五的塞車,台北市長柯文哲本來也有所質疑,經過溝通,現在他也表示支持了。
他進一步說,若採北宜直鐵,宜蘭到南港後還是塞,跟台鐵路廊重疊,基隆輕軌又怎麼辦,而且還會跟板南線、未來的民生汐止線攪在一起,是無解的。北宜高鐵從南港岔出去,走另外一個路廊,更快速、17分鐘從南港到宜蘭,這樣就分流了,這時再把南港附近的台鐵、捷運、輕軌一併做一個大車站,三鐵共構,這就是一個解決方案,以前各做各的,整合後,就獲得支持了。
至於高鐵要不要延伸屏東?林佳龍說,有人說這是一個「盲腸」,但不延伸,如何去接南迴鐵路電氣化、未來雙軌化、花東雙軌化、還有宜蘭的快鐵化。
「未來以環島高快速鐵路網做骨架,不僅6小時生活圈,國際觀光客來台,也可以用這當做環島骨幹,到了都會區再去轉捷運、公車、公共自行車,四通八達。」林佳龍說。
不能當地方政府是「小孩」
林佳龍強調,「交通部有一個2020政策白書,我有一個清楚的圖土規畫。」
林佳龍並以十幾年來,爭論不休的鐵路立體化問題,來談他的施政理念,「以前中央政府老是覺得地方政府是小孩,要來要糖吃,例如設了鐵路平交道改善、土地開發與立體化的審查要點,但依鐵路法,交通部應該規畫全國路網。」
「我現在整體規畫全國軌道路網,交通部要規畫、主動來推,過去只是地方要,我現在要地方配合都市計劃的檢討,做場站的開發,根本解決都市縫合的問題、促進都市的再生,讓各縣市火車站都更新,互利雙贏。」
林佳龍再舉台中車站為例說,他當台中市長時,當時的鐵路局沒有大車站平台的想法,就想著蓋房子,反對立體化,後來經過協調,現在的車站是「三代同堂」,附近土地的利用,高的更高,可以蓋容積更高的大樓,平的更平,視野更清楚,這就是「公共運輸導向的都市發展策略」,香港、日本、新加坡地狹人稠都是這樣在發展的。
拿出國土規畫藍圖,化被動為主動
林佳龍說,「我化被為主動,跟各縣市協檢討、修正,所謂的軌道建設,若交通部有政策,不要去打小算盤,僅用狹義的財務效益去評估,應該要從經濟效益來看。」
「單就鐵路立體化的財務面來看,是不值得蓋的,若從大的都市發展跟開發的角度,社會是得利的,可透過稅收再回來,這就是都市再生的策略。」
「這點是我跟以前的人比較不一樣的地方,一開始有些學者專家仍停留在過去,要一塊給一毛,能拖就拖,現在不是你要多少,是我們一起討論你要什麼。」
「我擔任台中市長時,來交通部好像矮人一截,中央好像在審判你,我現在甚至採『預審制』,先跟你討論,畢竟交通部的能量較大,有些地方政府缺乏規畫人才、能力,我幫他,計畫送上來,先行協助預審。」
歷經520前的高滿意度支持,到近來的發言失火,外界看林佳龍的表現,就像洗了一場三溫暖。與民進黨一同歷經兩度中央執政,由中央到地方,如今又重回中央,走在從政的顛簸道路上,從他談話的自信中,展露著深切的自我期許,也更清楚看到他的角色定位與施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