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對於綠能的認知可能是對環境友善、減少污染,然而近期卻頻頻傳出,光電廠破壞濕地、生態土地等,甚至危及石虎棲息地,似乎與「綠能」的概念對撞。對此,出身於環團的民進黨立委洪申翰接受《信傳媒》採訪時表示,他認為這是綠能必經的路程。
光電幾乎不用環評,在溼地開發惹破壞環境爭議
由於總統蔡英文強調,能源政策仍以2025綠能佔2成為目標,因此行政部門的思維都專注在如何增加綠能發電,與專注在環境保育、部落發展的民間團體有所碰撞,尤其是光電建設,在台東知本濕地、苗栗淺山、屏東「平地造林」以及彰化崙尾東潮間帶等地方,都惹出不少爭議。
光電發展最重要的三大區塊,分別是資金、技術、以及空間,目前在「空間」上的執行屬於剛起步階段,多從最便利、最便宜的土地來下手;然而,這些往往是農地、生態或部落土地,再加上多數太陽能光電建設都不經過環評,也讓綠能對撞環境保護的爭議越燒越大。
以往大家對能源的想像,比較多會聯想到燃煤廠模式,就是蓋一個工廠並在裡面操作,單純做自己的事;但綠能並非如此,綠能需要走進社會空間,因此多了「社會學習」的過程,也就是現在面臨的階段,洪申翰將其稱為綠能發展的「秩序重整期」。
屋頂型光電牽扯到教育部、交通部等跨部會協調
在媒體關注光電破壞環境的問題下,什麼樣的土地不該作為光電用地,自然成為綠能發展得討論重點,不過洪申翰主張,除了禁止什麼地不用使用,應該進一步規劃土地應該優先使用,什麼場域較適合開發光電,像是優先推動屋頂型光電就是一個有共識的方向。
話雖如此,但屋頂型光電的發展其實比想像的複雜,因為牽扯到建物的主管機關,舉例來說,要在學校設置光電板就需要和教育部協調;車站則是交通部;工廠屬於工業局;畜社則是農委會等,變成一個橫跨多部會的協調,且不少是沒接觸光電領域的部會,更仰賴大量溝通與交流。
洪申翰指出,設下2025綠能佔比2成的目標後,各部門會被分配要有多少的比例綠能,卻導致行政單位開始劃地自限,各個單位都追求達標,但也就達標就好,並不會多做什麼;「但是,台灣的再生能源不會只發展到2025年」。
綠能不會只發展到2025,行政單位缺少中長期規劃
台灣還有一個中長期的減碳目標,就是2050年要回到2000年的一半,顯然綠能需要持續規劃,不是以2025的目標回推即可,「這個現在已經不足了」;所以行政單位的新挑戰,就是必須要有中長期的規劃。
民間的角色也相當重要,除了觀察到綠能開發可能遇到的問題外,有時候社會觀念的改變也可能是綠能的推手。洪申翰舉例說,蘋果推出iPhone11時,於「產品環境報告」中強調新機組裝100%使用綠能,讓想要接蘋果單的台灣廠商多了使用綠能的動力,就是這樣一環推一環,讓綠能的發展更完善。
台灣綠能一步一步的發展,很多措施都是探勘新領域,因此各方協調、討論以及意見整合成為關鍵,由廠商、環團、行政單位等多方參與者展開對話,來協調綠能發展的方向。
從環團轉戰國會,讓他成為最佳協調者
過去多方對話較少見,因為大家缺少一個能夠信賴的中間協調者,如今洪申翰進入國會,剛好可以勝任這樣的角色。過去洪申翰是環保組織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經常被黨內交付與環團溝通的責任;由他擔任光電爭議各方勢力的中間人,確實再適合不過了。
據洪申翰的觀察,原本開啟政府、民間團體對話時,關係稍顯緊張,但現在已漸漸舒緩,可見洪作為「協調者」算是稱職。洪申翰強調,綠能發展有賴綿密的對話,衝突是必然的,但重點是培養解決能力,而不是怕遇到問題,而他是不怕遇到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