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奇在台的閉門會議與官邸晚宴是此行核心 追思李登輝有關鍵政治意涵

台美關係

美國國務院次卿克拉奇17日飛抵台北松山機場,表定追思前總統李登輝成了這次訪台的主軸;至於原定得重頭戲-台美經貿對談則取消,改與我財經官員進行「閉門會談」,加上赴蔡英文總統「官邸晚宴」,被視為此行的真正核心。

克拉奇低調,不想再刺激中國與國民黨?

克拉奇此行與之前的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訪台,相對「低調」,有人臆測,這是蔡政府開放美豬、美牛進口後,國內藍營人士仍然反對,除了國民黨立委陳玉珍率團前往機場「接機」抗議外,今天開議的立法院,蘇貞昌的美豬專案報告,亦因藍營杯葛而無法上台,且其仍續推反美豬公投,因此克拉奇低調因應,避免過於刺激國民黨。

另有觀察指出,克拉奇此舉是為了避免刺激中國,畢竟從一連串的對台軍售、防疫合作、阻斷紅色供應鏈等,美國都壓制北京、支持台灣,且解放軍仍頻繁繞台騷擾,意圖迫使台灣或美國開第一槍,製造攻台的藉口。因此,台美雙方都不刻意張揚,以免中國狗急跳牆。

消息人士指出,有關台美經濟高階對話,涉及層面廣泛,非短期間內就能準備好,相關的磋商及細節都持續在進行,從未停止過。這次克拉奇訪台,已安排一連串的緊密行程,並透過與府院高層面對面溝通與意見交換,讓後續的經貿對話能夠更順利進行。

李登輝帶領台灣進入西方的價值觀

據指出,克拉奇訪台之事,在8月初即開始進行,當時目的就是追思李登輝。美國追思李登輝的意義,與日本政要追思李登輝,有相當程度的不同,而且此事非常重要。

資深人士說,李登輝開啟台灣民主化,與後冷戰時代美國在世界推展民主自由的行動契合,尤其李登輝開放總統直選,促進政黨輪替,與威權時代國民黨統治台灣是兩種不同的政權。

1970年代起,中國外交開始收割,歐美等國相繼承認北京,最特別的是亞洲的日本與美洲的加拿大,他們與中國建交的原因之一,是不想再承認「蔣介石政權代表全中國」,這些國家原本希望採取「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政策,但是兩岸都反對,怪的是,蔣介石政府的反彈,竟比毛澤東還要激烈。各國不得已,只好與蔣介石政權斷交。

李登輝執政,讓台灣逐漸與中國脫鈎,不再強調「一個中國」,當西方國家布局中國市場時,採取「戒急用忍」政策,實施民主、人權,並把價值觀融入西方。近年「五眼聯盟」國家檢討中國政策時,除了部分經貿商業不得不與北京交往外,對台灣的表現極少批評,在逐漸出現的建交聲音中,最大的差別是,「台灣已不是當年的蔣家政權」。

眾議員提案美台建交,參議員提案讓中國不開心

在克拉奇抵台的17日,美國聯邦眾議員帝芬尼提出決議案,呼籲美國恢復與台灣正式邦交關係,並終結過時的「一中政策」。決議案也指示美國行政部門,支持台灣國際參與並洽簽自由貿易協定。

帝芬尼強調,美國不需要中共同意,才能與世界各地友人對話,「現在是美國停止像鸚鵡般複誦北京「一中」幻想,並令美國政策反應台灣做為自由、民主與獨立國家事實的時刻了。

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則在聽證會上表示,他年初提案,希望修正國務院2015年所實施、禁止台灣展示國旗等主權象徵的「對台交往準則」;他認為,國務院不須等法案通過,就可修正這部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任內頒布的準則,「若為了讓中國開心,憑空創造出這部準則,現在也能為了讓中國不開心,廢除這部準則」。

克拉奇來台,不公開對談台美經貿,但閉門會議卻更重要,他與蔡英文也將談論印太戰略,當中有台灣可以扮演的角色。至於「追思李登輝」,則隱喻美國已將台灣與中國切割,是兩個互不隸屬的國家。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