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武漢肺炎大流行、中美貿易戰以及勞動力成本飆升,為中國勾勒一個黑暗的未來,越來越多日本公司打算全部或部分撤出中國。但是,法律專家稱,在中國收掉一家企業的過程可能很複雜,而且充滿風險,尤其是在勞工問題方面。
《日經新聞》報導稱,「許多日本公司,特別是中小型公司,在考慮收掉中國的業務。」Anderson, Mori & Tomotsune律師事務所北京辦事處負責人高若林(Ko Wakabayashi,)說。
日本公司急於收掉中國業務
儘管對於許多科技公司而言,中國仍然是一個吸引人的地方,但是日本一些公司正在利用當前經濟環境,收掉無利可圖的中國業務。
日本第二大時尚品牌「飾夢樂」(Shimala)的母公司Shimamura近日宣布,將在今年11月前全數關閉在中國剩餘的6家門市。
這6家門店包括上海的嘉定南翔中冶祥騰店、金虹橋商場店,以及環球港店、江蘇的無錫茂業天地店、蘇州永旺園區店、蘇州永旺吳中店。
Shimala與眾多在大陸的日本企業相同,正在加速撤離中國,截至目前,已有近1700家日本企業申請日本政府補助搬遷計劃,幫助日商撤出中國,搬家至東南亞、日本鄧地方。
1700家日商申請政府搬遷補貼
只是日企退出中國,存在一些風險。律師鈴木康之(Yasuyuki Suzuki)認為,相對來講,可以讓公司毫髮無傷擺脫困境的最佳方法是出售中國業務的股份。找到買家之後,只剩下的法律障礙是獲得股東批准以及向政府提交文件。
一旦股東批准出售公司股份,文書工作就可以在幾個月內完成。這種方法提供一種快速和廉價的退出方式。
重要的是,由於該公司有買家接手,仍繼續存在,因此,降低原公司員工提起訴訟的風險。
因此,找到買家,就成為一把出場的鑰匙。但是如果手邊沒有潛在的買家(就像多數合資企業找不到買家一樣),那麼需要向外部尋找買方。
廠商出售股份的風險最低
鈴木康之說,在中國,公司併購的情況相當少見。與日本不同,在中國,調解和協調買賣雙方之間交易的機制還不夠成熟,併購交易通常是通過個人聯繫來安排的。
如果廠商找不到買家,則解散和清算將成為下一個選擇。但這需要更多工作,因為談判和文書工作需要更多的時間,尤其是和員工有關的工作。這種方法的成本也比較昂貴,因為它通常需要支付大量的遣散費,還有可能要承擔額外的稅負。
外國公司在中國申請破產的情況極為罕見。律師野村隆(Takashi Nomura)指出:「幾乎沒有看過外國企業以申請破產程序撤出中國的情況。」
無論選擇哪一種撤出途徑,與大多數其他主要國家相比,外國公司更有可能遭遇勞資糾紛。
外商關閉中國工廠遭遇更多勞資糾紛
在中國運營的公司必須支付遣散費給被解僱的員工。雖然金額是法律規定的,但是,外國老闆通常要比中國老闆支付更多,有時還要處理不合理的索償要求。
當索尼(Sony)在2016年宣布打算出售廣東省一家工廠給當地一家公司時,員工發動罷工,要求賠償。從法律角度來講,索尼沒有義務支付賠償金,但最後公司同意支付每人16,000日圓(151美元或4310台幣)作為「服務獎勵」。
精心設計路線圖,使員工了解裁員或關閉工廠的必要性,這是很重要的歇業步驟。
一位當地律師說,「最近,越來越多公司因退出中國,受到社交媒體的攻擊。避免輿論指責的一種方法是在廠商計劃退出時與公關公司合作。」
曾在一家日本公司的中國部門工作的中國律師周家平(音譯)對此表示同意。 「許多日本公司撤資的糾紛是通常是由於日本總部與中國當局之間缺乏良好的溝通所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