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集團是中國最大地產商,更是亞洲欠債最多的民營企業,恆大集團股價周三暴跌17%,周四近持平,因該公司宣布,周二晚間配售股票數量,未達預定目標的一半。
總部位於香港的研究公司Bondcritic的執行合夥人Warut Promboon說:「配售股票,證明恆大開始失去支援。債務違約風險提高,其債務未來是否真的違約,取決於政府和當地銀行的支持程度,這種狀態懸而未決,使恆大過去幾年一直處於瀕臨破產的狀態。」
香港上市的恆大集團股價周三重挫17%,收於16.06港元。創下2015年5月29日狂跌26.9%以來最大的單日跌幅,股價創3年多新低。周四盤中股價小漲0.9%至16.2港元,仍在3年多低檔徘徊。
恆大折價售股集資5.55億美元
恆大集團表示,周二以16.5港元的價格出售售出2.607億股,集資42.5億港元(5.55億美元),比周一收盤折價14.7%,也遠低於10.9億美元的出售股票目標,
《香港01》報導,這次籌措的資金將用於現有債務再融資,及一般營運資金。完成配售後,主席許家印對恆大持股比例,由71.72%降至70.32%。
認購恆大股票的法人包括基金公司Vanguard﹑Snow Lake、Key Square、LMR。挪威央行主權基金Norges Bank,以及保險公司Legal & General。市場消息指出,此次成功引入國際頂級投資基金,不僅進一步改善公司的股東結構,也再次向外界釋放大力降負債的堅定決心。
恆大集團股價周三重挫17%
但是,一位參與交易的人士表示,認購股票的需求很弱。另一位參與交易的人士說:折價幅度不夠大,不足以吸引傳統買家,他們現在對恆大集團的鉅額負債感到不安。
此次股票配售失敗,是恆大一系列挑戰當中的最新挑戰,該公司的債務約為1250億美元(3.6兆台幣),其中近一半(1.8兆台幣或625億美元)應於2021年6月償還。
9月25日,信評機構標準將恆大債務評級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因該公司短期債持續上升,以及恆大可能要償還一部分的A股戰略投資,或拖累原本弱於同行的流動性。
恆大銷售新屋時大降價30%
恆大承諾到2022年將債務減少一半,一直在忙於籌集現金。自8月以來,該公司分拆旗下物業管理業務,計劃在香港IPO籌集30億港元,旗下電動汽車業務也計畫在香港IPO將籌資40億港元(5.16億美元) ,並尋求其他業務在上海科創版IPO。
此外,恆大銷售新屋時大降價30%,希望今年達到8000億元人民幣(1189.6億美元)的銷售額目標。今年前八個月的銷售額增長22%,達到4,506億元人民幣,完成全年目標的56.3%。
本周稍早,恆大向中國國內投資人發行5年期公司債籌集21億元人民幣。上個月發行另一筆境內公司債,集資40億元人民幣。 Capital IQ的數據顯示,該公司周五有兩筆境內債券到期,總價值達人民幣200億元。
9月份,恆大達成一項交易,將863億元人民幣的可轉換債券到期日展期,並延期迫在眉睫的1月還款期限。
恆大負債高達3.6兆台幣
儘管恆大制定削減債務的長期計劃,但8月份發布的上半年財報顯示,該公司仍未達到每年償還1500億元人民幣債務的目標。截至6月30日,總債務較12月31日增長4%,至8,355億元人民幣。
該公司發表一份聲明說,本周二配股,將增強集團的財務狀況。上個月,該公司表示,截至6月30日的現金流量為2046億元人民幣,代表公司擁有充裕的營運資金。
恆大跟中國292多家金融機構借款,恆大債務可能違約,在中國規模40兆美元的金融體系掀起波瀾,引發各界擔憂銀行和信託可能出現交叉違約的情況。
其中,恆大跟171家銀行借款餘額2163億元,另外跟121家非銀行的金融機構借款3684億元,3684億元部分問題比較大,因為信託公司包裝恆大債務為高利率理財商品,賣給中國散戶投資人。
過去,中國政府為了金融穩定的利益而支持大型企業,但在過去兩年,政府改變策略,要求金融業維持紀律,導致有些公司的境內和境外公司債都已經違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