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美國防部官員薛瑞福:台灣是印太安全的「富達爾缺口」美不會坐視共軍攻台

兩岸國際

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史考克羅戰略與安全中心(Scowcroft Center for Strategy and Security)19日討論台灣在美中戰略競爭中的角色,「2049計畫研究所」主席、前美國國防部印太事務助理部長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言明台灣是現代亞洲版的「富爾達缺口」(Fulda Gap),即台灣的存亡是美國捍衛印太區域的關鍵。

此外,儘管薛瑞福不認為中國近期會對台灣出兵,但若真發生,「假設美國會袖手旁觀是不可思議的」。

他強調美國必須支持台灣維持「事實上獨立」(de facto independence),貿易談判、軍售和高級官員訪問在在顯示台灣有多麼重要,美國對此的共識也愈來愈廣泛。

台灣是印太安全的「富達爾缺口」

「台灣是印太區域安全的關鍵」薛瑞福說,失去台灣日本首當其衝,難以保護沖繩及琉球群島,而南海與大洋洲亦難以維持美國一再重申的「自由」與「開放」。

薛瑞福指台灣是「富爾達缺口」,是將台灣比喻為冷戰時期德國中部的富爾達,由於位於東西德邊界上,它成為重軍部署的戰略要地,同時也被視為冷戰變為「熱戰」時爆發衝突的第一線,是捍衛西歐的重要關卡。

因此,薛瑞福強調,美國對待台灣如同「正常關係夥伴」(normal partner),並在制定政策時將台灣與中國分開考慮(de-hyphenation),如今台灣在美國國防部的地位不再附屬於中國框架,而是和日本、韓國、澳洲一樣,獨立自成盟國檔案。

「與盟友共同承擔責任固然重要,但在戰略上強化盟友,讓他們足以面對中國的挑戰更重要」薛瑞福認為這項外交政策調整,正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最重大成就之一。

北京走進死胡同

薛瑞福回憶,8月他和美國國務院次卿克拉奇(Keith Krach)一起出席李登輝追思禮拜時,中共軍機越過海峽中線「來和我們打招呼」,而北京這樣施壓,只因台灣邀請美日代表參與前領導人的追思會。

「我不認為北京會改變」爆發衝突的風險愈來愈高,薛瑞福對未來抱持悲觀態度。

中國一方面擴增軍力,一方面以強硬辭令推離台灣民意,把自己領進「死胡同」卻仍一意孤行,薛瑞福瑞為北京會「愈來愈依賴強制性手段,因為他們對待香港和台灣的方式,已經把自己推銷統一的軟實力毀掉了」。

中國若攻台,美國一定會介入

不過,薛瑞福並不認為「現在」就是中國期待已久的攻台機會,因為還有太多變數和不確定因素足以牽制解放軍,即便它成功登陸,要維持佔領事實仍非易事。

此外,北京最理想的狀況仍是「不戰而勝」,近日各種軍事威嚇是為了製造焦慮和不確定感,薛瑞福認為他可能會在台灣外海動作頻頻,或像台海危機時那樣搬出導彈,但不會對台灣採取進一步軍事行動。

但退一步說,若戰事真的爆發,「如果北京認為入侵台灣不會導致美國以某種方式介入,我認為這個假設具有非常高的風險」薛瑞福指50年代、1995年台海危機時美國皆曾在台灣海峽部署軍艦,中國若心存僥倖,就是「背離歷史常規」。

台灣需邦交國,但美、日、歐更重要

當被問及台灣「零邦交危機」,薛瑞福明言「美國需要其他國家與台灣維持邦交關係」,現在重點在於保住台灣三個太平洋友邦帛琉(Palau)、吐瓦魯(Tuvalu)和馬紹爾群島(Marshall Islands),同時看看是否有機會贏回一些盟友,例如傳出後悔聲浪的索羅門群島(Solomon Islands)。

2019年索羅門群島與台灣斷交前夕,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曾親自和索羅門群島總統通話,要求對方重新考慮。

薛瑞福承認,這些話由1979年和台灣斷交的美國來說確實有點尷尬,不過「現在台灣和中國已經不同以往,區域局勢也不一樣了」。

然而薛瑞福也強調,長期而言,對台灣最重要的還是「和美國、日本、歐盟及一些新興崛起國家的關係,例如印度,即便台灣和他們並無正式外交關係」。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