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身分證(eID)預計明年1月開始試換發,然而,由於制度面仍有許多缺漏,不只民團大力反對,民進黨立委范雲、劉世芳、何欣純與洪申翰今(17日)也召開記者會,要求政府暫緩數位身分證的發行。
eID有資安疑慮,連綠委也呼籲暫緩推行
范雲指出,自己今年3月質詢時便要求,政府部會應對民間團體及學者提出的個資疑慮、資安風險、立法需求等問題確實回應,但至今卻幾無改進;當時國發會回應,將在研擬《個人資料保護法》修法中納入民間的意見,但現在修法尚未有進度,不應先趕著明年7月全面換發。
民間反對eID的一大原因就是,台灣一直面對中國資安威脅,根據行政院資通安全處統計,近3年發生1709件針對政府機關的資安事件,攻擊主要來自中國。范雲表示,雖然政府近5年來花費上百億元進行資安防護,但去年的實兵演練卻顯示6成以上的機關有資安破口。此外,目前數位身分證的晶片設計、作業上,發包廠商被爆與中國政府有關係,顯然eID有資安風險。
劉世芳則強調,日前內政委員會將eID約8億的預算凍結一半,至少要等內政部進行專案報告後才會動支。劉世芳強調,不分黨派的立委都認為數位身分證有資安破口,且現階段的法令未成熟,她認為應該等未來統籌數位治理政策的「數位發展部」成立與全面的法制保障到位後,再來執行eID。
換eID政府沒準備好,民眾也沒習慣電子化
何欣純以3個面向認為,台灣還沒準備好推動數位身分證,首先,在國家資安業務上,eID不是一個內政部或戶政司的能量可所及,應該等政府數位組織及各項專法完成後再推動。
再來,何欣純認為,目前內政部沒有提出,1月試發後,新式身分證該怎麼修正、重新評估,甚至考量是否繼續此政策,都沒有提出具體配套;在全面換發前,應該要先說服民眾。最後,何欣純認為,台灣民眾還沒習慣電子化政策,她以振興三倍券為例,電子綁定只有1成,比政府預估的低,顯然國人還未習慣數位領域的政策。
洪申翰則強調,當台灣旁邊有最具侵略意圖的中國,對於國安、資安的要求應該要是最高等級,「這是台灣在這樣處境下,不得不的選擇」。另外,洪申翰認為,原本應該是重要主導單位的國發會,卻在該政策推行過程中,角色不見了,他強調eID應該由內政部與國發會共同完整規劃。
eID強制人民把雞蛋放在同個籃子,學者:讓中共一次偷完
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林宗男強調,數位國家的發展跟數位身分證推行完全是兩回事,日本、英國、法國等國家也都沒有急著發行eID。林宗男更批評,政府打著保衛人權、反對中共數位極權的口號,但數位身分證規格竟然和中國一樣,具有追蹤功能,「為什麼要發行具監控人民功能的數位身分證?」
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沈伯洋指出,台灣民眾個資是中共試圖竊取的資料之一,先前要駭入健保、戶籍等系統才能取得的資料,政府透過eID,將這些資料全部整合在一起,讓他們駭一次就能偷完;或是透過中資、外資的介入等,來一次取得個資。
台灣人權促進會台灣網路透明報告專員周冠汝也批評,該政策是強制人恩民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若不轉換數位身分證還無法投票。她強調,面對這樣的風險,應該給人民權,像是日本就是讓民眾選擇,是否更換數位身分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