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晶片之父」張汝京撇清關係 廣州海芯12吋晶圓廠爛尾停擺

中國企業

中國最大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創始人張汝京今年3月18日曾參與廣州海芯集成半導體新建12吋晶圓廠的奠基儀式,沒想到9個月後,這座廣州最大晶圓廠尚未投產,已經停擺,具體原因不明。

據統計,中國使用的晶片只有不到兩成是本地生產,加上美國加碼制裁中芯國際等中國科技公司,中國為扶持半導體產業,投入大筆資金,並給予稅負減免等優惠,因而掀起「全民大煉芯」運動,但過去一年,已有多個晶片項目爛尾停擺。

12吋晶圓廠原規劃年產50萬片

近期傳出「中國半導體教父」之稱的張汝京掛名的廣州海芯晶片專案停擺,該專案位於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廣州市東南邊。

今年3月11日, 2家地產開發商及2家半導體公司(廣州南沙雲芯和深圳市芯信技術)共同成立廣東海芯集成電路,註冊資本為10億人民幣,並由官方以優惠價提供土地,計劃在18個月內投產。

按照規劃,該項目建成完成後,年產50萬片晶圓,包括8吋晶片42萬片,12吋8萬片,但是多家中國財經媒體引述中國半導體業界人士透露,該項目近日已全面停擺。

該項目是為張汝京量身打造

由於3月18日,廣東海芯舉辦破土動工儀式,張汝京作為專案顧問出席,引起外界揣測,該項目是為張汝京量身打造,原因是該項目發起人的條件要求包括核心技術團隊須具備實現40奈米甚至是28奈米制程晶片產品的技術能力,具有建設及運營不少於5座國內外知名半導體工廠的經驗。

對此,張汝京發聲明否認主導該項目,澄清自己只是「掛名」,沒有參與實際營運,並解釋主導此專案的創始人為原摩托羅拉中國區總經理、現任隨銳集團聯席董事長陳永正。

當時陳永正剛從海外歸來隔離,因此,作為舊識的張汝京才代他參加了項目的落成儀式。張汝京還強調,自己正忙於青島芯恩的設備安裝,預計今年6月底前開始試投產。

張汝京澄清非項目主導

不過,《中國國際電子商情》編輯查詢工商企業備案資訊得知,海芯集成與張汝京的關係密切。其中,海芯集成的股東之一廣州芯信的主要人員尚青是寧波芯恩半導體股東兼最終受益人;而芯信的大股東兼實控人肖德元,同時是寧波芯恩半導體的副董事長。

金融學者司令認為,就是因為是晶片項目爛尾了,所以,張汝京極速撇清關係,強調自己只是顧問,是為了避免外界對中國「晶片之父」的技術產生質疑。

另外,有業者指出,爛尾不稀奇,追責擔責是關注重點。近兩年爆出的爛尾事件頻傳,但海芯集成專案消息傳出的時間很是微妙,先前武漢弘芯不是也靠前臺積電營運長蔣尚義,但辭職就沒有後續了。海芯項目動工9個月停擺,之後萬一爛尾會不會被追責?是外界關心的問題。

如今中國有不少晶片項目是靠「名人效應」通過官方審核的,那給專案月臺的業界大咖算不算專案責任方?具體的責任方擔責比例是怎樣的呢?這幾個疑點的落實與否是很關鍵的。

盲目投資造就8個超級爛尾

細數一年來,地方政府為討好中央盲目胡亂投資晶片項目,已造就8個超級爛尾項目,包括廣州海芯、武漢弘芯為「千億級爛尾」;江蘇、四川、湖北、貴州及陜西共有6個「百億級別」晶片項目都已停擺。

金融學者司令表示,地方財政獲得的款項沒有得到良好的利用,產生越來越多的形象工程,這些形象工程會產生更多低品質、達不到國際標準、不能滿足中國工業生產要求的晶片。

中國工信部副部長王志軍早前承認,晶片產業發展出現盲目投資和爛尾現象,需要規劃和加強監督。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也說,投資積體電路產業的熱情不斷高漲,一些沒經驗、沒技術、沒人才的「三無」企業投身積體電路行業。

但是另一金融學者賀江兵卻相信,「中國芯」熱潮不會冷卻,地產開發商和半導體公司也不會因此停下來。

面對美國制裁,中國加緊自力更生,研製國產晶片。「中國芯」投資熱情高漲。天眼查專業版資料顯示,截至12月2日,中國今年新增超過6萬家晶片相關企業,較去年同期增長22.39%,中國目前約有24.4萬家晶片相關企業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