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濫捕恐讓《歐中投資協議》卡關 梅克爾潛在接班人說話了...

國際

歐盟與中國趕在2021年前達成《歐盟─中國全面投資協議》(EU-China 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就等歐洲議會批准,然而1月6日香港大搜捕逮捕50多名民主派人士,更加深了許多歐盟議員的疑慮。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對外事務發言人史丹諾(Peter Stano)呼籲北京釋放這些人,否則不排除對中實施制裁,然而執委會仍全心推動《歐中投資協議》,貿易歸貿易、政治歸政治。

作為最大得益者,德國熱情擁護《歐中投資協議》,然而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可能接班人、德國國會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洛特根(Norbert Roettgen)在推特警告,歐盟不可忽視中國可能利用的一些手段,包括違約和打壓。

中國不會尊重弱者

對於香港1月6日大抓捕,《慕尼黑水星報》(Muenchner Merkur)報導,洛特根譴責中共把《國安法》當作武器攻擊異議人士。

德國政治人物中,洛特根罕見主張對中國採取強硬措施,他接受德國《民聲報》(Volksstimme)訪問時表示,儘管他贊成德中兩國合作,但這種合作關係必須奠基於一個強大的德國,因為「中國不會尊重弱者」。

今年1月中,德國執政黨「基督教民主聯盟」(CDU)將選出新任黨魁,而洛特根是候選人之一,另外兩人則是保守派企業家麥茲( Friedrich Merz),以及北萊因─西發利亞邦(North Rhine-Westphalia)總理拉謝特(Armin Laschet)。

擔任總理長達15年的梅克爾將於9月國會大選後卸任,若CDU再次勝選,新黨魁將成為德國總理,開啟「後梅克爾時代」。

根據德國第一電視台(Das Erste)2020年11月民調,三名候選人,無人獲得過半數支持,而洛特根支持度落後麥茲,居於第二。

歐盟議員放話「先改善人權再說」

《歐中投資協議》簽署後不過短短一週,中國便一口氣逮捕至少53名民主派人士,引起歐洲議會反彈。

「目前情勢,讓歐盟很難說我們與中國享有共同價值」《南華早報》報導,歐盟國際貿易委員會主席朗吉(Bernd Lange)表示大抓捕已違反協議精神,不利雙方進行建設性合作。

朗吉甚至放話,中國不應假設歐洲議會理所當然會批准《歐中投資協議》。

比利時籍歐盟議員維霍夫斯達(Guy Verhofstadt)警告,「除非中國承諾並證明香港、維吾爾及圖博民眾的人權已有改善」,否則議會不會通過協議。

「香港的民主就在我們眼前死去」法籍歐盟議員、歐盟人權小組委員會副主席格魯克斯曼(Raphaël Glucksmann)在推特寫道,「而我們親愛的歐盟領袖,卻把向我們兜售協議視為首要之務」。

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

儘管歐盟發言人譴責北京,有鑑於中國2020年是歐盟最大貿易夥伴,歐盟執委會仍強調與中國密切往來的重要性,甚至主張人權議題與投資貿易「切割」,兩者必須分開考量。

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的發言人馬莫爾(Eric Mamer)表示,協議有助歐盟與中國在對抗氣候變遷上合作。

然而這種說法令人困惑,因為如果歐盟認為人權必須與經濟分開來談,那為何氣候變遷反而就能與經濟綁在一起?

《歐中投資協議》甚至觸動美國候任總統拜登(Joe Biden)神經,其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一反他目前仍流於空泛的外交措辭,對該協議表達明確憂慮,並強烈希望歐盟簽署前能先諮詢拜登政府,但未獲歐盟積極回應。

目前協議全文尚未公開,法律部落格《Lawfare》指其內容包括放寬歐盟與中國在對方市場的投資及出口限制,還有建立透明機制、禁止強迫技術轉移、對國營企業設下新規範等等。

這將使歐盟企業在中國市場獲得更公平的競爭利基點,而北京則「妥協」,承諾自己會往「批准國際勞工組織(ILO)公約的方向努力」。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