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召開疫情記者會,公布國內新增4例新冠肺炎境外移入確定病例(案944至947),分別自美國(3例)及馬來西亞(1例)入境。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考量國際疫情、國內防疫量能,及商務經貿交流等需求,自今年3月1日零時起(啟程地時間),恢復非本國籍人士入境條件及桃園機場轉機作業,但仍需要維持出示3日內陰性檢驗證明,且入住防疫旅宿或1人1戶居家檢疫。
陳時中指出,全球疫情自今年1月中達高峰後已趨緩,故自3月1日起恢復低/中低風險國家/地區的可入境人士來台,從事短期商務者申請縮短居家檢疫,但申請者仍須符合「短期商務人士入境申請縮短居家檢疫作業規範」之各項申請條件。
而柬埔寨自2月20日報告本土群聚疫情以來,截至23日累計137例確診,陳時中表示,研判近期病例數將持續增加,故即日起自低風險國家調整至中低風險國家;不丹本土疫情於1月下旬獲得控制,已連續3週達低風險分級標準,故即日起增列為低風險國家。
至於COVAX購買的20萬劑AZ疫苗何時到貨?陳時中表示。目前尚未接獲通知,會請駐日內瓦辦公室聯絡。並表示若日後疫苗開打出現嚴重不良反應,依《預防接種受害救濟辦法》最高救濟給付金額為600萬元。關於疫苗副作用、目前台灣確診者狀況,指揮中心也在記者會中一併說明。
曾和雅各臣開會?張上淳:僅跟BNT視訊會議
關於國人擔心疫苗副作用的部分,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昨天公布一般性常見副作用,較嚴重就是嚴重過敏反應,不同廠家在不同國家地區也都有統計相關數字,看起來發生機率非常低。」他舉例,例如AZ疫苗有報告說在英國發生機率是百萬分之12,在美國BNT發生機率是百萬分之5,莫德納在美國則是百萬分之2.8。「這些特殊狀況沒有直接看到因為過敏反應造成死亡事件。」
張上淳提到,像過去接種一般季節性流感疫苗,也會碰到時序上以為跟疫苗相關,但經過調查統計發現沒有發生死亡,只是時序上剛好相關的狀況,「這些當然在國外有些報導,但目前為止即使有死亡也不一定跟疫苗有直接相關,所有大家關切的問題指揮中心也會持續關注。」陳時中也強調,還是會持續蒐集相關資料,「本來在台灣就有一定流程,接下來會加強跟醫界的溝通,也會發表相關施打標準可以依循。」
對於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日前爆料,張上淳在去年12月與雅各臣開會時有出席,對此張上淳今日記者會上澄清表示,「完全沒有參與任何跟雅各臣的會議。」並表示自己參加過的都是技術性會議,唯一一次參加過跟BNT的會議是去年10月16日的視訊會議,「基本上討論的是去年10月的BNT臨床試驗資料、疫苗安全相關議題、疫苗儲存、輸送、注射等需要注意的事項,整個會議上都沒有談到採購劑量、供應時程。
增4例境外移入,3例美國、1例馬來西亞
關於今日新增個案,陳時中表示,案944為美國籍30多歲男性,今年1月5日曾於美國當地檢出COVID-19陽性,後於1月26日、27日及2月3日三次檢驗結果皆為陰性,在美期間均無症狀。個案於2月5日來台洽公,入境檢疫迄今無症狀;個案2月21日檢疫期滿,22日至醫院自費採檢,並於今日確診(22日及23日採檢Ct值均為34,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由於個案無症狀,檢疫期滿後接觸之人員皆有適當防護,故無匡列接觸者。
案945為本國籍30多歲女性,長期居住美國(2018年11月自台灣出境),去年10月30日曾出現喉嚨不適情形,並於美國當地檢出COVID-19陽性,11月3日症狀好轉,12月30日再次檢驗為陰性,於今年1月3日返台,入境檢疫迄今無症狀。個案因出境需要,2月22日至醫院自費採檢,於今日確診(Ct值34,次日再驗核酸為陰性,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衛生單位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7人,均列居家隔離。
案946為本國籍40多歲男性,長期於馬來西亞工作(2019年12月自台灣出境),去年11月30日曾出現發燒、嗅味覺異常等症狀,於當地採檢COVID-19陽性後住院隔離,12月12日出院。個案今年1月14日及1月27日檢驗陰性,並於1月29日返台,入境檢疫迄今無症狀。個案因出境需要,2月21日至醫院自費採檢,於今日確診(Ct值36,次日再驗核酸為陰性,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衛生單位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16人,均列居家隔離。
案947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長期於美國工作(2019年5月自台灣出境),個案自述曾於美國出現嗅味覺異常症狀,並於去年12月2日在當地檢出COVID-19陽性,後於去年12月31日及今年1月6日兩次檢驗結果皆為陰性;個案1月9日返台,入境檢疫迄今無症狀。個案因出境需要,2月22日至醫院自費採檢,於今日確診(22日及23日採檢Ct值分別為33、32,血清抗體IgM及IgG皆為陽性)。衛生單位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11人,均列居家隔離。
至於目前為止全台累積942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張上淳表示,除9人死亡之外,已經有906人解除隔離。而確診個案中還有31人住院,當中有4人屬於嚴重肺炎等重症個案,有3人在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還有1人使用葉克膜。
3月1日起入境鬆綁!低、中低風險國家可縮短居家檢疫
考量國際COVID-19疫情、國內防疫量能,及商務經貿交流等需求,陳時中表示自今年3月1日零時起(啟程地時間),恢復非本國籍人士入境條件及桃園機場轉機作業,相關規定如下:
一、非本國籍人士須符合下列條件,始得入境:
1.持有效居留證之非本國籍人士(含外籍、港澳及大陸人士)均得入境。
2.無居留證之外籍人士:除觀光、一般社會訪問以外,得向外交部駐外館處申請特別入境許可。
3.陸港澳人士:
(1)中國大陸人士:持有居留證、人道考量及緊急協處(如奔喪、探視重病親屬等)、國人之陸籍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在台居留外來人口之陸籍配偶及未成年子女(隨行團聚)、經教育部許可之學生、經衛福部許可之國際醫療人員、專案許可。
(2)港澳人士:持有居留證、人道考量及緊急協處(如奔喪、探視重病親屬等)、國人之港澳籍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商務履約、跨國企業內部調動、經教育部許可之學生、經衛福部許可之國際醫療人員、專案許可。
二、恢復交通部所提的桃園機場開放轉機方案,旅客須搭乘同一航空集團的營運航班,且限制轉機停留時間在8小時以內;轉機旅客機上座位區隔、下機後動線分流、飲食及購物等由專人全程監護下提供服務,如有航班延遲或旅客健康狀況異常情形,也都有擬妥應變計畫。
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補充表示,轉機恢復至去年12月底的方式,需搭乘同一航空公司,且必須在8小時完成轉機旅程。如有有遇到颱風等天災,航空公司調度等也都會在防疫措施下,進行轉機流程,有其運作機制。陳時中表示,入境檢疫措施將視疫情及執行狀況,適時滾動調整,並表示會予以人道考量。
陳時中也表示,自3月1日起恢復低/中低風險國家/地區的可入境人士來台從事短期商務者申請縮短居家檢疫,但申請者仍須符合「短期商務人士入境申請縮短居家檢疫作業規範」之各項申請條件:
1. 為指揮中心宣布可入境之人士
2. 申請來台停留天數小於3個月
3. 來台從事商務活動,且經在台合法立案公司提具來台相關證明文件之商務人士。
4. 出發地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之低感染風險或中低感染風險國家/地區,且登機前14天無其他國家/地區旅遊史。符合前述四項申請條件之商務人士,於申請時應備妥邀請廠商提供之來台商務履約相關証明文件資料、在台行程表及防疫計畫,同時須準備登機前3日內採檢之COVID-19核酸檢驗陰性報告以備查驗。
陳時中說明,完成申請之商務人士如出發地為低感染風險國家/地區,於入境後可向地方衛生局申請於第5天自費篩檢,如為中低風險國家則可於入境後第7天自費篩檢,取得檢驗結果陰性報告後,即可向地方衛生局申請改為加強自主健康管理至入境後14天,並於入境後第15至21天進行一般自主健康管理。
3月1日起參加大型集會仍須全程戴口罩
陳時中也表示,現考量國內疫情穩定,且醫療量能尚有餘裕,自3月1日起,除健康檢查、美容醫學等非急迫性醫療需求外,國際醫療病患可透過醫療機構檢具相關資料、文件向衛生福利部提出申請,該部將依其醫療必要性、療程延續性及風險性等原則進行審查許可,協助海外人士來台接受必要的醫療服務。
指揮中心表示,有來台就醫需求者,可申請其配偶或3親等內親屬2人陪同,必要時得增加1位居住國的醫事人員或其他照護者隨行,所需文件、資料包含醫療保險證明、檢疫切結書、入境健康證明(表定航班時間前3日內COVID-19核酸檢驗報告),及收治醫療機構擬定的入境防疫計畫、醫療計畫書等,由醫療機構代申請人向衛生福利部提出入境就醫許可申請,醫療機構於取得衛生福利部同意函後,逕赴相關機關(構)辦理特別入境許可。
陳時中也表示,指揮中心於去年12月24日公告「參加大型集會活動之民眾應全程佩戴口罩並遵守飲食規定」原實施至今年2月28日止,考量目前各國陸續傳出變異病毒株,為避免因辦理大型活動造成社區傳播風險,3月1日起民眾參加大型集會活動期間仍應全程佩戴口罩,除補充水分外,禁止飲食;未佩戴口罩或任意飲食,經工作人員勸導不聽者,由違反義務行為地之地方政府依傳染病防治法第70條第1項規定,處新臺幣3千元以上1萬5千元以下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