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會陳家把持半世紀,高醫版白色巨塔揭露私校法失能?


近期高醫一樁「董事訂罷免校長辦法」事件引起的爭議越來越大。不僅校長劉景寬痛批董事會撈過界,高醫校友會也表達強烈抗議,師生們更發起連署,抵制陳家把持的董事會擴權。高醫董事會的金權鬥爭已逾半世紀,但高醫並非個案,董事會插手校方職權的問題不斷在私校重演,這一齣齣類似的戲碼背後,凸顯的是《私校法》的失能,更根本的,是教育公共化的難題。

董事會不能全無作為?

高雄醫學大學董事會日前通過「校長監督及考核辦法」,其中的「校長解聘要件」有違反《私校法》之虞,教育部立即去函要求董事會修正。因私校法規定,除非校長利用職務犯罪、嚴重違反教育法令或有損師道情節重大,董事會才可停、解聘,但高醫董事會通過的辦法中,規定校長經「考核」沒改善,就可予以解聘。

為什麼突然訂定此辦法?高醫董事之一、陳家第三代陳建志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7年前《私校法》及法人捐助章程修改時,教育部就曾要求訂定《校長監督及考核辦法》,但董事會直到最近才通過制定。他強調,董事會一向尊重校方的人事權,但近幾年學校出現赤字,都由附設醫院盈餘來資助,若持續惡化,醫院恐虧損,「董事會不能全無作為。」對於董事會所謂的「不能全無作為」,教育部和校方都不予認同。

「教育部從來沒有主動要求私校訂校長監督辦法。」教育部高教司長李彥儀一口否決,她說,董事會有權監督學校,但是否訂定考核辦法由各校決定。高醫秘書處主秘陳正生表示,目前7成私立大學中僅長榮大學、實踐大學兩所訂有校長監督辦法,過去少有先例,且私校法中規定由校長總理校務,附屬醫院的管理也是校長的職權範圍。

董事會的相似DNA

「校長監督辦法」僅是私校法中弊端的一部分。高醫董事會的DNA相似度極高,也是多年來最為人詬病的一點。雖然董事之間並沒有違反私校法訂定的「董事相互之間有配偶及三親等以內血親、姻親關係者不得超過總名額三分之一」規定,為陳田植、陳田原、陳建志3人,但目前9席董事,「當初多少都是和陳家好,才爬上來的。」

高醫「透明革命」發言人林子盟轉述校友的話指出,每次選出的校長和董事,多少都是陳家親信,例如現任校長劉景寬是陳家的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劉景寬妻子曾是董事會秘書、董事李惠娥是陳家的家庭牙科醫師、董事王伊忱的父親(前任董事周耀門)是陳家律師、董事張文宇的岳父是前任董事鍾宗廟,而鍾是陳啟川任職高雄市長時的市議長。

私校董事會家族化的漏洞,目前的《私校法》無力解決。高醫性別所教授成令方說,高醫董事會「綁架校長」的情況嚴重,校長得聽命於董事會,使得歷屆校長都跟董事會不歡而散。她建議盼仿效國外名校董事會,引入具教育理念的社會公正人士擔任公益董事,擴大董事至15席。

私校法監督不到位

至於董事會多次插手校方經營、採購及人事的問題,高醫主秘陳正生說,其實校友會常常密件向教育部陳情,但教育部來函都是給予原則性修正,要求董事會遵守「由校長總理校務」的規定。「但怎麼協商都還是要看事情。」包括附屬醫院的營收要回撥多少給學校、校長院長怎麼選,林子盟說,「都還是一個個喬出來的。」

此次事件之後,教育部指派公益監察人、前淡江大學校長張紘炬南下高醫監督,但公益監察人發揮作用了嗎?林子盟說,教育部的用意是要監察人參與董事會、確保董事會沒有黑箱作業,但他指出,日前張紘炬第一次南下視察的情形是,完全不了解爭議所在,且晚上本應出席董事會,卻稱「累了」,連會都沒開就搭高鐵回去。教育部對於監督進度也不甚了解。

校友認為,高醫董事會此刻突然針對校長訂定監督辦法,是想快速插手岡山醫院BOT案,董事會和校方的利益分配有衝突。高醫作為南部醫院龍頭之一,除了高雄在地4家醫院,也支援衛福部屏東醫院,高醫校長劉景寬日前也在媒體上提過,近期高醫取得高雄捷運公司BOT,準備投資大約40億元,興建高醫岡山醫院及長照附設機構。

高醫的白色巨塔風暴,顯現出私校在具公共財性質的教育與具營利性質的產業之間的矛盾。全教總與高教工會都認為,修改私校法、使私校朝公共化方向發展,才是解決私校問題的根本之計。

 

《延伸閱讀》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