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三大馬達大廠東元經營權大戰如火如荼!東元會長黃茂雄長子黃育仁背負著原始股東的期待,以改革為名與父親的東元公司派切割,自行提名董事,上週三(4月28日)他接受信傳媒專訪,除了談及董監提名人選,未來東元改革發展藍圖,也首度透露他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及內心世界。
「這是東元50年才有一次的機會,沒辦法再等3年了...。」老牌上市公司、也是全球第三大馬達廠商東元電機將於5月25日董事會改選,東元會長黃茂雄與長子黃育仁的董事會爭奪戰已引起全國關注。目前黃茂雄與最大股東寶佳(25%)以及華新麗華(8.5%)合作共推董事,黃育仁則是取得東元原始股東與外資力挺,黃育仁形同挑戰父親讓他備受各界壓力。
黃育仁接受《信傳媒》專訪的時候首度透露,為什麼冒著外界、親友的諸多質疑、譴責,也有不少朋友私下給予鼓勵及支持等複雜的反應,包括他內心裡頭掙扎再掙扎,最後在沒有更好的選項之下,他還是非出面不可。
「有些時候,你做決策,眼前都是壞的選擇,你只能選最不壞的那一個,我想我今年的處境就是這樣。」他說。
很多人都質疑,黃育仁還年輕有的是時間說,幹嘛這次非出來挑戰父親不可?但黃育仁認為,公司是公器,他個人可以等,但是東元在電動車領域面臨前有強敵、後有追兵,東元已經不能等。
我可以等、但東元不能等,電動車是50年難得一見大機會
黃育仁觀察到,全世界在很多事情上都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唯獨對電動車這件事情,現在不管是先進或是落後,親美或是親中,對於電動車取代汽油車這件事情卻是有志一同,偏偏進入這個領域又是如德國西門子、瑞典ABB這樣的大咖,加上後面還有巴西新興馬達廠也在奮力向上,東元不急起直追恐怕會來不及。
「這對東元來說是危機也是轉機,這是東元50年才有一次的大機會,我們沒辦法再等3年了。」黃育仁說。
為什麼黃育仁會如此心急?起因於12年前東元錯過了一個很重要的客戶,那就是現在的全球電動車龍頭--特斯拉。12年前,還是小公司的特斯拉,來台灣找合作廠商開發電動車,當時東元拒絕了馬斯克團隊,所以他們才南下台中找富田電機合作。
一提起12年前與特斯拉失之交臂,黃育仁顯得有些悵然,當時的他還沒有進到東元董事會,只是特斯拉這件事情還沒進到董事會之前,就被擋掉了。
12年錯過特斯拉,他認為東元這次不能再等了
什麼原因讓這個合作開發案僅僅8個月就喊卡,且負責的員工離開東元後也先後被挖角到士林電機、台達電、momo等新創公司?這其實牽涉到東元過去十幾年來的內部文化。
「東元很大,但不喜歡去做客製化的產品,在那樣的時空背景下,有個小客戶要來做一個新產品,公司內部就沒有興趣,」董事黃立聰坦言,一直到現在都還會有當初與特斯拉團隊合作、但現在已經離職的員工,回來跟他表達「真的很不甘心!」
而錯過特斯拉這件事也讓黃育仁體悟到,對人對事不能只看大或小,而是要看看人家有什麼專業、願景跟構想。
以財務為指標猶如看後照鏡開車,不只危險還會錯失大好良機
他也從錯失特斯拉的例子中發現,東元一切以財務數字為導向的管理模式,由於財務數字是落後指標,這恐怕會像是「看著後照鏡開車」,不只危險,還會因為一個不小心的閃失就錯過了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
為了表達改革東元的決心,今年3月黃育仁帶著一疊辭呈找父親黃茂雄,那天氣氛沈重,在場只有他跟父親兩個人,他在爸爸面前下跪,這一跪,讓這場東元的經營權之爭注定不平凡。
雖然外界看來是家族內鬨,父子矛盾,甚至有人罵他背後捅刀,但對於同樣是日本慶應大學畢業的黃育仁來說,這一跪,有他潛意識裡對父親的抱歉,也猶如回敬父親一手對他的栽培之恩。
向父親跪下是感念栽培,但東元需要一場明治維新
「站在父親的立場,一定認為一手栽培的我不聽他的話,但是…我是他的兒子,也是創始家族的孫子,當今東元的方向已經和創始家族立下的精神相違逆了,這就像日本明治維新時代,到底要聽幕府將軍的?還是聽天皇的?」深受日本精神影響的黃育仁選擇了明治維新,這場挑戰日本傳統的政治運動導致許多先驅犧牲,但是卻換得日本之後百年強盛。
這段時間以來,很多好朋友都來跟他說「育仁,你就好聲好氣跟你爸爸講,好好溝通嘛,黃會長不是不明理的人...,」遇到這樣的人,黃育仁就會婉轉地告訴他們:「你們認識黃會長十幾二十年,這是事實,但是你不認識我父親。」
黃育仁沒說出口的心內話其實是,黃會長是個形象,但他的父親是個自然人,就像政治人物要有形象一樣,企業大老闆也會有形象,「黃會長」就是東元二十多年來塑造出來的一個社會形象,「那個形象跟自身的差別到底在哪裡?如果連自己都催眠,相信自己就是那個形象,那就很難溝通了。」黃育仁委婉的說。
父子難溝通?「你們認識的是黃會長,但不認識我父親」
黃育仁認為,公司是公器,股東的利益要求最大化,這些都可以在股東會討論,至於家族內部的事情,「那就是考驗我父親和我的智慧。」至於弟弟跟妹妹,「我沒有尋求他們的支持,只求他們能諒解,因為他們幫哪一邊都不對。」黃育仁說。
黃育仁也談到自己的無奈。「我也可以什麼都不做啊,可以想像很多親朋好友會說,你爸爸都八十幾歲了你還不出來幫忙,怎麼不出來,讓你爸爸那麼辛苦,我也可以辭職,一走了之,這時候大家又說,你怎麼可以當逃兵、臨陣逃脫?!」
另一方面,他又不忍心東元放棄眼前最佳機會,黃育仁興奮的說,「人類的交通史上,馬車被蒸氣機取代、蒸汽機又被柴油取代、柴油再被汽油取代,大概都要經過50年,現在正是50年才有一次機會的汽油引擎要被電動車馬達取代,這是東元馬達最好的時代。」
很多人也問,黃育仁、黃立聰還年輕,再等個3年後出來選也不老啊,但是,電動車時代就在眼下,黃育仁認為,在這個電動車兵家必爭的年代,別說3年,6個月之後東元就可能已經落後了。
財務長空缺5個月至今還沒補
令他失望的是,東元是全世界第三大工業馬達大廠,而馬達、電池又是電動車的核心,現在東元不僅在電動車的成績不明顯,還去參加別人組的電動車聯盟。
有朋友就問黃育仁,「你們東元不是全世界第三大馬達公司,怎麼不是自己組一個聯盟找各廠來參加,做馬達的落後給做手機的,這像話嗎?」朋友的這席話讓黃育仁當場覺得尷尬不已。
東元的公司治理,也是讓黃育仁更堅定東元非改革不可。東元過去6年中有5年沒有總經理,直到外面股東來挑戰提問,才讓代理總經理真除。東元轉投資包山包海,龐雜的事業群卻只有一位副總經理。東元財務長去年12月31日辭任,到現在5個月了也還沒有補上……這不得不讓外界質疑,這家強調「專業經理人」的公司是怎麼了?
馬達設計、測試流程,需要進一步數位化做串連
甚至還曾發生馬達都要出廠了,還在調整,送到知名建商那邊,規格不符合被該建商老闆興師問罪:「是你們馬達太大顆,還是我們建案大樓洞挖得太小?」黃育仁無奈的說,這也是接下來東元需要改革的地方,東元馬達設計流程、測試流程,都需要進一步數位化、自動化做串連。
提到接班計畫,國內統一集團有明定幹部到60歲退居幕後,65歲就退休,連統一董事長羅智先都公開說也會遵守這個原則,甚至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也都退下來,讓專業經理人劉揚偉接班,兒子郭守正也創了三創品牌持續歷練中。
針對這一點黃育仁失望的說,「東元如果有個清楚的接班計畫,包括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等一連串下來,以後這幾個人被視為有條件可以接哪些位子,如果有這樣清楚的計畫,今天可能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人治色彩太重了。」
而去年寶佳差點挑戰東元成功,也讓黃育仁驚醒,寶佳提的減資案雖然沒有過關,卻仍然獲得35%的支持,而寶佳當時持股才15%,這意味著有20%的股東是願意站在寶佳市場派那一邊,這一點讓黃育仁提高警覺。
2020年股東大會寶佳的挑戰,驚醒黃育仁
他原本代表著父親黃茂雄的公司派立場,去尋求東元五大創始股東家族、和兩大老股東家族,以及外資的支持,「要我去溝通,一定把他們拉住,因為寶佳來了,他們的一票都不能少。」
但去年11月底以後,爆發寶佳涉入勞退基金弊案,連帶牽動寶佳對東元經營權態度的轉變,而就在寶佳態度轉變後,東元公司派的態度也就變成這些老股東通通都不重要了。
「這些我一直都有跟會長溝通,但是得到的答案就是『他們(原始股東)沒剩下多少股份了』」,而這種前面一直講老股東很重要、很重要,後面又變成老股東一點都不重要的態度,讓黃育仁內心很困擾,「如果2021年改選我的第一個動作就是過河拆橋,那我以後在商場上要怎麼立足?以後我怎麼面對這些老股東?」黃育仁道出心中的無奈。
過去幾年來,東元的七大老股東,包括創始的五大家族對東元經營階層的失望,除了表現在委託書給得越來越晚,也表現在持股越來越少,「用腳投票」讓黃育仁擔憂,「我要是再等3年,創始股東說不定有人已經離開了。」
馬達不是傳統產業,外資連續多年提醒董事會
目前有四組人馬角逐,分別是寶佳、華新、黃茂雄與公司當局,以及黃育仁和創始股東聯盟,他分析說,如果只有兩派當然就不用收委託書,由於東元公司也在收委託書,顯然寶佳和華新並沒有全面性的支持公司派的舉動。
「東元和華新第一次的換股會議,是我和黃會長一起去的,當時華新是要幫忙防守寶佳,現在轉變為介入公司經營權之爭,但是我還是希望他們支持改革。」黃育仁說。
會斬釘截鐵下決心想要改革,其實跟去年股東會開始,黃育仁代表公司首次和外資股東開始接觸有關。當時有外資股東跟他說,「馬達不是傳統產業」這句話讓他大為震驚,幾年來外資股東也持續寫信給東元的董事會,希望東元能聚焦,不要再沈迷於80年代多角化的投資思維,只是外資股東每年寫,公司都不為所動。
這讓他回想起當年在新竹科學園區和赴美的經驗,「竹科的速度是台灣傳統產業的3倍,美國矽谷又是竹科的3倍」,猶如英特爾傳奇CEO 安迪.葛洛夫所指的「10倍速時代」,電動車來臨的時代已在東元眼前。
心中四大改革藍圖
黃育仁心中對東元有四大改革藍圖,第一個大改革措施是公司考核的制度,可以有KPI,但不能只是成功指標,因為現在公司內部的RD或是比較積極的行銷人員,常常覺得公司在懲罰他,因為他出去跑如果沒成績回來,就會被罵,多做多錯寧可不做。
第二大改革措施是從對股東會的提案開始,要求董事會對轉投資事業檢討。黃育仁認為,「東元目前的轉投資太分散,除了馬達也投資一堆餐飲業、房地產,「有的主管今天在跑經銷商,明天可能被換去餐廳管廚師,這對人才培育及人脈的累積並不是件好事。」
東元目前的轉投資除了機電本業,還橫跨旅行社、食品、土地開發。黃育仁永遠記得外資股東對他說的,「如果台灣的土地很值錢、看漲,外資為什麼要透過投資東元來投資土地,直接到市場上投資房地產不就好了?同理要投資漢堡公司也是直接買麥當勞股票就好,不用投資東元。」
外資還提醒,「東元的對手是西門子等一流大廠,當盡100%的力氣都未必能贏了,更別說分散資源在龐雜的其他產業。」
盡全力都未必贏對手,轉投資卻跨食品、旅遊和地產
「以東元目前的轉投資分散程度,公司當局只提名11席董事人選可能還無法掌控,可能要提50席董事都不夠。」因此,黃育仁表示,若他執掌東元,一定去改善轉投資架構,更聚焦、對本業更有幫助。
在黃育仁團隊的規畫中,東元應該以馬達事業為核心,轉投資材料科學、嵌入式感應器、嵌入式人工智慧、逆變器、齒輪箱、伺服系統、先進模擬等7大領域,入股或者併購,將使股東權益報酬率由目前的6.1%提升到10%,關鍵是能替本業馬達帶來更強的前瞻性與競爭力。
黃育仁的第三大改革措施,是研發的環境及人才的補強,這從他提名爭取董監改選的其他6名候選人的專長領域就看得出來,分別是材料科學、軟體AI數位科技、新商業模式、併購企業重整、永續發展。
他以這次提名的黃立聰為例,就橫跨其中三種專長。「這6位提名人每一個都比我優秀、都比我聰明、都跨2種以上專長,我們不是用有幾個派系、所以每個派系要占幾席這種分餅原則。」
其他幾位董事提名人分別是英毅國際投資的方頌仁,以及勝創科技財務副總李明萱、全球人壽董事劉積瑄、台灣投資人關係學會(TIRI)名譽理事長孫又文、環泥董事暨總經理侯智升等4位獨立董事候選人。
第四大改革措施就是公司治理,董事會會前討論機制,他想導入一個常態性的會前會,創造一個可以說話的平台,講錯話或是失言都可以有免死金牌,大家可以放開的講。
拜訪多位董事候選人,和孫又文見面談5小時
在黃育仁的名單中,外界最好奇的是,在台積電長達數十年的工作經驗、台積電前發言人孫又文怎麼會加入黃育仁的陣營,「我和孫小姐見面談了將近5個小時,我告訴她馬達不再是傳統產業,馬達將變成高科技產業。」
3月29日,他搶先在公司派之前公布名單,最大外資股東都還沒看到公司派的提名,馬上表態支持黃育仁。3月31日,東元董事長邱純枝親自主持記者會,公布公司派與寶佳、華新聯合提名11席董事候選人名單,分別是邱純枝、黃茂雄、黃呈琮、劉維琪、翁文祺、高渭川、周守訓、程本清。3席獨董部分有陳翔中、黃協興、林麗珍。
他分析說,寶佳持股25%左右,提了3席董事,華新約9%,提了1席董事,公司派共提11席,也就是說黃會長和邱董提了7席。
黃育仁接著說,東元創始股東這邊,假設掌握了20%好了,如果按照大同這種有經營權爭議的股東會,有95%的股東願意出席,這意味著,黃會長這邊必須掌握40%的票,這背後需要大量的徵求委託書。
當選後無法掌握所有董事,異言堂對公司是好事
然而,就算黃育仁提名的7席全上,整個東元董事會有11席,還是有4席非己方陣營,當遇到對改革東元有不同看法的時候,怎麼跟其他股東溝通?「原來的東元,五大家族共治,本來就沒有一家說了算,未來的東元董事會能夠多元發言,就是回到以前東元傳統精神而已。」
黃育仁心中已經為東元的未來擘畫下藍圖,他期待東元能聚焦趕上電動車這個大潮流,搶回產業主導地位,用電動車的馬達,重新讓東元轉動起來。
他期待透過電動車這一役的洗禮,東元將蛻變,不再只是一家鐵工廠、一家傳統產業馬達廠。在黃育仁心中,東元代表著台灣傳統產業的生機,「轉動的東元」將成為台灣傳產產業升級的典範。而為了實現這一切,黃育仁秉持改革的精神,繼續爭取東元股東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