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以頭版「再會」告別 派報人道出心內話感慨紙媒消逝

影像觀點

《台灣蘋果日報》於日前發表「給讀者的公開信」,宣布因不堪虧損,以及香港局勢惡化,親中勢力封殺各種廣告資源,決定自18日起停止紙本發行,集中資源發展網站,並訂定最後一期發行日是5月17日。

蘋果日報員工數約800人,預計裁撤工廠,製作部,發行,編輯等紙本工作人員超過300人。今天蘋果日報頭版已兩個大大的字「再會」,向讀者告別,頭版轉內頁列出2010年至2021年的頭版重大事件,包括2010年的國道山崩、2011年核電廠炸裂、2013年25萬人送洪仲丘、2014年高雄氣爆、2015年復航墜河等事。

今(17)日為蘋果日報紙本發行最後一日,頭版刊載歷年精彩報導。(攝影/趙世勳)

開啟台灣四大報時代,卻是紙媒中最先殞落

《蘋果日報》在2003年5月2日在台灣發行第一份報紙後,開啟了台灣四大報的時代,並且曾長期是台灣銷量最高與傳閱率最高的報紙,而作為台灣最貴的一份日報,迄今每天仍有十萬份的銷量。

2019年蘋果新聞網「封網」,開大型新聞媒體第一槍、推出訂閱制,希望藉由讀者付費來擺脫數位廣告的綁架,然而該計畫維持不到一年,在去(2020)年7月1日宣告終結,又重新開放免費閱讀,顯見紙媒的營運每況愈下。

報紙從貨車上卸下,派報工作人員立即分裝。(攝影/趙世勳)
《蘋果日報》也在聲明中指出,一切都要感謝讀者18年來的支持,對於宣布停刊,是最不願意做的決定,但當這一天來臨,只能向讀者深深說聲抱歉。即便紙本停刊,還是不會忘記、割捨「為民喉舌,追求公義,捍衛民主自由」的媒體責任,未來也將集中資源在《蘋果新聞網》。
蘋果日報風行最後一日,很多超商的蘋果日報在一早就被買完。(攝影/趙世勳)

不止媒體環境,派報工作也同樣生存艱辛

今(17)日凌晨的派報工作人員一如繼往地等待印刷廠貨車卸下熱騰騰的報紙,並且分裝載往各大超商、訂閱戶住家,看似平常再不過的一天,卻是《台灣蘋果日報》宣布紙本報紙將走入歷史的一日,年過50的資深派報人吳明政見證了紙媒的興起與衰落,語氣滿是感慨。

吳明政表示,派報工作與紙媒為「生命共同體」。(攝影/趙世勳)

吳明政表示,自己從小學變開始送報紙,到台灣70、80年代時逢報禁解除,家家戶戶皆訂閱報紙,派報工作可以說是馬不停蹄。其中,巔峰時最高銷量71萬份,為2012年前總統馬英九二度連任當選之際;非政治類銷量最高,則為2007年台灣旅美投手王建民屢創勝投佳績,銷量達64萬份,更掀起台灣讀者搜集王建民海報熱潮。

儘管為蘋果日報紙媒最後一日,派報人仍然勤奮工作。(攝影/趙世勳)

直到近幾年網媒的興起,民眾閱讀報紙的需求逐漸式微,吳明政也說,現今報紙收入大多來自廣告收益,但報紙印刷太燒錢,而《蘋果日報》的謝幕則是意料之中。吳明政也說,派報早已是人生的一部分,自己也為此投入了許多熱情。

《蘋果日報》的告別,也反映出新聞媒體求生的艱辛,儘管聲明中指出會在數位媒體部分繼續提供服務,未來能否在數位戰局中殺出血路,大家都拭目以待。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