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5月中旬爆發本土疫情,台灣的出口及內需市場形成2個世界,政大經濟系特聘教授林祖嘉認為,假設疫情直到9月底才全面解封,預估台灣全年經濟成長率(GDP)不排除會掉1%,更提醒台灣將面臨通貨膨脹,要央行考慮放手讓台幣走升,降低廠商的進口成本。
失業率恐怕再衝高,今年台灣通膨率超過2%機會大
北威8日舉行線上論壇,主題為「投資新方向—歐美經濟解封後」,與會的財經專家皆都示警疫情下的通膨壓力。
林祖嘉指出,主計總處在今年6月上修台灣全年經濟成長率預測至5.46%,這個數字非常高,主要是因為上半年出口成長率超過30%拉動經濟成長,可是自從5月中旬疫情爆發後,國內的消費就急速冷凍,先前國發會預估,若是疫情在6月底前受到控制,預估GDP成長率下修0.16個百分點,若推遲到9月底結束,將下修0.53個百分點,「我個人覺得如果疫情要到9月才能完全解封,GDP不排除會掉1%。」
林祖嘉提醒,今年5月失業率已從去年初的3.64%,跳升到4.11%,這是總統蔡英執政以來從未見過如此高的失業率,等於就業人口少了12萬人,尤其要特別注意是否因為無薪假的關係,造成非典型就業人數大幅飆升,「我有點擔心6、7月的失業率會再衝高」。
另外還有一個物價問題,根據主計總處公布台灣今年4、5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已連續2個月突破2%警戒線,引發通膨疑慮,儘管6月CPI年增率降至1.89%,但林祖嘉認為,主要是因為國內經濟較弱,通膨才沒有起來,但問題是現在進口原物料價格都上漲10%以上,倘若9、10月全面解封,預期通膨還是會回來,因此「今年台灣通膨率超過2%的機會很大」。
林祖嘉認為,今年全球將會是全面性的通膨,他建議,由於出口表現亮眼,央行是否可以考慮調整新台幣匯率政策,讓台幣匯率走升,雖然會對於出口產生一些衝擊,但是可以降低廠商的進口成本。
謝金河示警中國市場,全世界第1個跌破年線的市場是它
去年全球疫情爆發,為了救市全球開始大撒幣,使得大批資金流入股市,美股出現驚人走勢,近期包資產管理機構GMO創辦人葛拉漢(Jeremy Grantham)等人開始頻頻示警美股即將崩盤。
但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認為,隨著美國經濟解封,經濟將從谷底翻升,而金融市場很少見到從經濟翻升的初階段,股票開始崩盤,因此研判美股崩盤的機率非常小,「台灣也是同樣的道理,台灣經過30年的調整價值重現,值得大家後面繼續觀察。」
謝金河反倒是特別示警中國市場,因為滬深300指數近日已經跌到接近年線,上證指數也沒有明顯漲勢,等於今年最弱勢的市場出現在中國,甚至香港的國企指數更是跌破年線,成為第一個首度跌破年線的股票市場,也代表著香港的危機正在逐漸浮現。
尤其中國科網股面臨美國制裁、中國收緊監管的內外夾擊之下,包括阿里巴巴、騰訊、快手、美團、百度等股價都面臨下跌;反觀美國企業市值仍持續上漲,像是蘋果、微軟市值都站上2兆美元,GOOGLE、AMAZON則來到1.7兆美元以上。
台灣發生金融危機機率不大,劉憶如∶但通膨會來的
另一方面,最近野村證券點名美國、日本、德國、瑞典、荷蘭以及台灣,預估可能在未來3年內爆發金融危機,但不少專家則認為台灣發生金融危機的機率並不大。
謝金河指出,台灣外債很少、家庭償債能力的問題也不大,至於房地產,政府也盡全力壓抑,房價也不至於過度張狂,雖然股價現在稍微高,但是台灣企業的盈餘成長、本益比與中國、香港企業相比「都比大家安全很多」,他直言「要出問題的話,一定會有中國啊,但是中國沒有在名單上,讓人感到驚奇。」
香港北威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前財政部長劉憶如則認為,金融危機在亞洲發生都是因為匯率貶值與外債問題,但是現在現在大家的煩惱都是幣值升太多,「我們現在離這個題目滿遠」,但是她也示警,通膨是會來的,是必須得付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