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菊掌監察院首張成績單!人權委員會一週年 時力批預算執行例低、關注議題狹隘

政治

國家人權委員會去年8月1日成立,已滿一週年,今(2)人權會舉行成果發表,更被視為陳菊接掌監察院長一年多來的首張成績單。

今陳菊在會上宣布兩位人權委員張菊芳、蕭自佑屆滿,由監委范巽綠、趙永清補上,也公開一年多印尼漁工人權調查報告。不過內容無新意,人權會的職權行使問題與預算執行率偏低都遭在野黨抨擊。

陳菊一年前上任監察院長說:「真正吸引我來到這裡的,不是監察院,而是國家人權委員會。」她曾是美麗島事件政治犯,被關押下獄,到後來平反從政,接掌監察院與人權會,儘管人事案曾被國民黨杯葛抗議,但許多當年黨外人士都認為陳菊是最適合這職位人選。

人權會去年揭牌成立,至今已一年,陳菊今感性表示,人權會成立經過漫長歷程,從前總統陳水扁在總統府先成立國家人權諮詢委員會,經過馬英九時代,直到現任總統蔡英文,終於成功。

「 整整20年的溝通, 與民間人士期盼下,終於在2020年、美麗島事件40週年後成立。」陳菊說,這是國家發展重要里程碑,儘管人權會目前法律不夠周延,許多民間人士不夠滿意,但人權是一步一腳印落實,從陳水扁到蔡英文,就要20年,人生有多少20年?

陳菊接掌人權會之初,曾被在野黨強力杯葛,當年黨外戰友、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力挺陳菊,認為她是最適合那個位子的人。(來源/施明德臉書)

陳菊也說,蔡總統當時提三個期許,希望人權會成為國家的良心、完善人權各項機制、還要分享台灣人權經驗貢獻國際。他們這一年,在促進人權、保障人權兩大面向有具體成果,分別跟考試院、國家文官學院跟國家教育學院合作推動人權教育,從公務員開始帶動國家人權向前;此外人權會也以法庭之友,參與憲法法庭,給予建議。儘管司法改革速度和民間期待有落差,但一切都在向前推進道路上。

血汗漁工案,首例監察院移轉人權會調查

外籍血汗漁工調查案,是第一個將監察院調查案轉移到人權會處理的案件,別具代表性。人權會委員王美玉今特別報告此案,她表示,外籍漁工的勞、健保權益在監察院的糾正下,投保率已經有提升,但是台灣境內的外籍漁工失聯率是一般移工失聯率的三倍,代表仲介有監督疏漏,仍須持續性關注。

針對國際人權團體最詬病的權宜船問題,王美玉說,許多權宜船是台灣人在國外註冊投資的船隻,因為台灣沒有管轄權,但是權宜船是最常發生勞力剝削的地方,因此在監院監督下,台灣已經修法,涉及強迫漁工勞動、人口販運的本國人不能投資權宜船,且不得進入使用台灣港口。

人權會的成立是因為傳統的行政職權分立無法回應人權訴求,因而誕生。但成立一年來,卻因為人權會職權分立、是否獨立立專法等問題,讓監院與立法院爭執不斷。加上中間被新冠肺炎疫情中斷許多實際訪查,導致人權會預算執行例偏低,都成為在野黨抨擊焦點。

時代力量黨團副總召陳椒華指出,人權委員會雖編列預算台幣1億1842萬元,但至今的預算執行率卻只有34%,不盡理想,且多用於舉辦人權教育推廣活動,甚至還有1176萬元支援監察院全院預算。

預算執行率低,支援監院預算等遭抨擊

時代力量立委邱顯智表示,人權會編列了一億多預算,結果到現在執行率一半都不到,人權會也沒有職權行使法,可說是寸步難行,他主張人權會應該訂立職權行使法。

邱顯智也說,不只在今天週年記者會報告項目,像是反服貿學運時,打學生的警察到現在還找不到。另外我國《集會遊行法》針對人權保障不足之處,已經立委有提修法。集會遊行是憲法保障權利,多年來立法院或民間,專家學者都呼籲修法,結果現在也沒看到人權會提修法建議,另外像被害人的保護與機構內性侵、防礙性自主也沒看到人權會有動作。

邱顯智說,他希望能在立法院立委成立人權委員會,與監察院的人權會對接。因為按照職權,人權會有提修法、立法建議,立法院跟監察院應該彼此密切合作。」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