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金融科技(FinTech)如火如荼發展,由相關業者所組成的民間法人團體逐漸成軍,目前民間總共形成三股勢力,包括「台灣金融科技協會」、「台灣金融科技發展協會」,以及「中華金融科技產業促進會」等三大組織。
三大金融科技組織陸續成立
目前成立進度最快的台灣金融科技協會,這個月24日召開第一次全國會員大會,正式啟航。主要發起人台灣金融科技公司董事長王可言順利當選理事長,副理事長則是金管會前代理主委、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系教授王儷玲。
台灣金融科技協會從去年9月獲准成立後,王可言奔波多月,親自邀請產官學界成員參與,不少「大咖」都共襄盛舉。除了王儷玲擔任副理事長外,前科技政委蔡玉玲也當選第一屆監事,同時橫跨產官學三邊歷練,成為未來和政府溝通的最佳管道。
而另一組織台灣金融科技發展協會,其實成立的最早,於去年7月就取得籌設許可。該協會由號稱金融科技「專利王」的喬美國際董事長簡永松所推動,其中也不乏大咖代表,國發會前主委管中閔就是成員之一。
喬美國際董事長特助鍾春蘭表示,由於目前參與協會的業者以P2P業者為主,希望能有更多不同類型的業者再加入,因此將籌措時程拉長,正式的會員大會將延後至今年8月前再召開。
有黨派就有不同利益?
至於中華金融科技產業促進會成立時間最晚,主要發起人為在傳統金融業任職超過20年的遠東銀前個金副總、瑞保科技執行長楊瑞芬。據了解,成員以有美國矽谷背景的金融科技業者所組成。
然而不同派別各自成立,各家業者恐怕也都有不同盤算。據《經濟日報》報導,日前金管會邀集金融科技業者開公聽會討論監理沙盒草案時,以楊瑞芬為首的業者共同簽署了一份聲明,批評金管會假沙盒之名行監管之實。不過,會議隔天,原本在聯署名單中的帳聯網公司突然發聲明,表示「高度認同主管機關嚴謹態度」,明顯要和楊瑞芬的做法切割。
事實上,據知情人士指出,台灣金融科技協會24日的會員大會上,不少參與成員也都相當擔憂目前各方勢力盤據一方,反而分散業界力量,阻礙金融科技發展。
對此,王可言與鍾春蘭都指出,三協會先前其實已經討論過彼此整合的問題,「然而由於目前各業者間都還有各自的考量」,因此初步先達成共識,「未來在重大議題上三方一定都會先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