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文字 鍾尚樺在三餘書店創造閱讀的N種可能

人物

受到嘉義洪雅書房老闆余國信先生的激勵,5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好友合資租下中正二路上的老洋房,在2013年成立高雄第一家獨立書店,創辦人之一鍾尚恩找上有多年連鎖書店資歷的弟弟鍾尚樺擔任店長,鍾尚樺回憶當時的第一個反應:「別鬧了,外行人別開書店!」

三餘書店是高雄第一家以人文閱讀、生活創意和藝術表演為主題的書店。(攝影/Cindy Lee)

讓高雄人驕傲的書店

鍾尚樺很早就與書店結下不解之緣,因為喜歡閱讀,退伍後第一份工作就選擇進入知名連鎖書店體系,當時正逢連鎖書店的黃金年代,這項履歷讓他學會如何選書、運用系統分析銷售數字等書店經營之道。後來一度轉換跑道擔任金融操盤手,但隨著股市大起大落,又進入社區大學了解NGO運作方式,而後再度回到連鎖書店體系,正巧遇上公司進軍商場、轉型販售生活風格的時機,鍾尚樺這一次選擇加入生活百貨,學習招商、管理、通路談判,想辦法讓品牌賺錢的商業思維。

以商場營收養書店,似乎能為實體書店因網路電商發展而受影響的業績解套,卻也讓鍾尚樺重新思考書店的生存方式:「如何經營才能避免數字和資金導向,讓書店活下來又能得到地方支持。」理想書店的雛形在心中萌芽,那是一間與連鎖書店作法完全相反、外地人想逛、高雄人自豪且無可取代的獨立書店。

三餘書店選書多與高雄相關,對外地遊客或剛移居高雄的人而言,三餘就是認識城市的窗口。自製發行日語版《時行》刊物,以書店的眼光,讓日本讀者看見高雄。(攝影/Cindy Lee)

所以當創辦人準備好舞臺,鍾尚樺雖然了解前方道路難行,仍然願意接受挑戰,高雄第一家以人文閱讀、生活創意和藝術表演為主題的書店迅速誕生,一、二樓是書店、三樓為講座展演空間、地下室則是藝文展場,選書以高雄相關書籍、社會運動、地方小誌、詩集與獨立出版刊物為主軸,與高雄人分享文字、土地與生活。

不務正業的新世代獨立書店

鍾尚樺從多年書店經驗中得知,如果和傳統書店一樣,把自己當書籍販賣機,一定會被網路書店取代,直接與讀者溝通、讓在地人認同並主動推薦才是獨立書店存在的意義。「我們想做的不只是閱讀和書,三餘書店是媒體。」鍾尚樺像頻道編輯,匯整5位創辦人在設計、電影、建築、文史工作等方面的專業,以閱讀為軸心,用各種不同方式詮釋對高雄的想法。

地下室為展覽空間,鍾尚樺鼓勵讀者就算不買書,也可以來書店看看藝術。(攝影/Cindy Lee)

「靠書吃飯的時代已經結束,接下來是體驗的時代。」鍾尚樺認為消費者專程到書店找書的機率越來越低,開幕之初,已將三餘定位在活動型書店,邀請管中祥談《公民不冷血》及農村武裝青年的阿達現場演唱,用音樂和公民素養的聲音預告三餘樣貌。

與其說三餘是間書店,不如說是文化場域,每年舉辦200場以上活動,用各種方式詮釋閱讀。書店內有講座、音樂和藝術展覽,走出書店更多元豐富,以走讀活動爬梳高雄脈絡;到各小學講在地歷史;採訪鹽埕店家錄製地方誌,挖掘長輩的故事;舉辦吳明益《單車失竊記》展覽,以科學解謎方式拆解文字,為讀者尋找小說中的彩蛋;此外還有母語推廣、社區田野調查、Podcast節目、甚至辦過2000人的演唱會。「買書是一種對知識的渴望。」鍾尚樺解釋新世代書店的經營模式,消費者因講座、走讀、展覽或書寫開啟探索的興趣,反而會主動找書或購書與朋友分享,「發現看書的醍醐味,才會願意買實體書。」

三餘書店為一棟50多年的三層樓老洋房,穿越綠意盎然的庭院進入書店,心緒也隨之平靜。(攝影/Cindy Lee)

獨立書店是主理人的分身,三餘和鍾尚樺也互為表裡,他像個穿針引線的角色,以洞察市場的商業眼光、服務業的精神、愛書人的本心、以及對土地的人文關懷匯集各方資源與能量,在創作者、城市與讀者之間織一張網,讓三餘書店成為高雄的文化之窗。

電話:(07)225-3080

地址:高雄市新興區中正二路214號

營業時間:13:30~21:00,週二公休

網站:www.takaobooks.tw

FB粉絲團:三餘書店TaKaoBooks

原文轉載自《Takao 樂高雄》。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此>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