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居住於高雄桃源區、那瑪夏區的拉阿魯哇族,是官方認定的第十五個臺灣原住民族,也是原住民中唯一以貝殼為神的族群。一起來聆聽長老講述矮人故事、聖貝祭典,從獨特語言和祭儀文化中,認識這個傳說中來自日出之地的獨特部族。
貝神祭典的矮人傳說
傳說在很久以前,拉阿魯哇人(Hla,alua)與小矮人(kavurua)曾經同住在日昇之地,而聖貝是小矮人的守護神。小矮人與拉阿魯哇族人相處非常融洽,有一天拉阿魯哇的祖先要遷移離開,小矮人很難過,於是在離開前,把他們最珍惜的寶物─12個貝殼贈送給拉阿魯哇祖先,並且交代族人要把貝神奉為自己的神來祭拜。從此十二貝神成為守護拉阿魯哇的神祇,聖貝祭為族裡男女老少最重視的祭典,拉阿魯哇族(Hla,alua)也成為「日出之地的後裔、聖貝守護的子民」。
許多人對拉阿魯哇族感到陌生,因為這個人口不到430人的部落是在2014年6月才正式獨立為一族,今年是正名的第7周年。拉阿魯哇族由排剪社(Paiciana)、美瓏社(Vilanganʉ)、塔蠟袷社(Talicia)及雁爾社(Hlihlala)組成,過去政府將他們歸為鄒族,但其實在語言、習俗上仍有差異,經過族人的連署與努力,終於從鄒族分離,重新獲得正名。
拉阿魯哇族的文化祭儀特色
拉阿魯哇族特殊祭儀與樂舞文化,會在每年2月底舉辦的聖貝祭充分展現。聖貝祭原為美瓏社特有的祭儀,相傳另外3社的聖貝是從美瓏社偷取而來,所以在開始時會吟唱「活該,你們的聖貝被偷了」的祭前歌,以保佑社群不受到咒詛。除了美瓏社的聖貝祭一連舉行6天外,其他3社則是5天,期間族人會穿戴華麗的傳統服飾,向12個貝神祈求並進行祭儀,並盡情地飲宴歌舞。
世居於依山傍水的那瑪夏,魚獵也是拉阿魯哇族重要的謀生方式,近年來耆老帶領青年積極復振「捕魚祭」,在春末夏初播種祭結束、等待小米生長之際舉行,以感念河神滋養森林並孕育土地。祭儀主持由氏族中的耆老擔任,教育後代要珍惜自然給予的一切。透過這些祭典活動,可以一窺拉阿魯哇族豐富的舞步與歌曲,了解族人對待人、自然萬物,以及宇宙神靈,崇敬且和諧共存的態度。
拉阿魯哇族最大的文化特色之一,是傳統各社群皆設有一座男子集會所。木砌茅頂的圓弧形建築,四周為欄杆式,床面距地約1.3公尺,以木板覆蓋,中央有一方形火坑。男子集會所為拉阿魯哇族政治、宗教、教育的重要場域,只允許成年男子進入,女性非但禁止進入,甚至連靠近或觸摸也是禁忌。目前美蘭部落、四社部落各保留一座會所。
為了使更多人認識拉阿魯哇族,並讓部落文化向下札根,當地文化團體與耆老們,積極帶領族人籌備祭典,凝聚年輕族人的族群認同,藉著辦理講座、語言教學,傳承逐漸被遺忘的族群文化;而每次的「聖貝祭」,也會經由網路不斷發散,聚集人氣,讓更多人認識這高雄特有的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