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馬雲2.0?雷軍突退出多家小米關聯公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職務

中國企業

現在業界傳出雷軍退出多家小米關聯公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職務,引起外界諸多聯想,有人猜想雷軍或為馬雲2.0,下一個被整肅對象,另有陸媒臆測雷軍是為了專心打造小米電動汽車。

無畏雷軍相關消息,香港上市的小米股價周一盤中仍小漲0.4%至19.28港元,但是股價接近16個月低點,今年來累計大跌45.4%,比1月4日的今年最高價35.25港元下挫45.2%。

中國前3名富豪鍾睒睒、馬雲、馬化騰

《每日頭條》12月13日公布的中國排行榜顯示,小米市值來到4807.4億港元,持股降至9.12%的雷軍身價已經達到295億美元,排名第9。前「華人首富」李嘉誠身家326億美元,僅僅第7,遠低於首富鍾睒睒(農夫山泉創辦人)的948億美元、排名第二的馬雲(581億美元)和第三的馬化騰(559億美元)。

也許是因為雷軍身價 躋身中國前10名首富,為了避免自己和小米樹大招風,成為北京整肅對象,雷軍自動退出多家小米關聯公司要職。

中國「天眼查」App顯示,近日,雷軍接連退出多家小米關聯公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或董事長職務,包括廣東小米科技公司、廣州小米通訊技術公司、廣州小米資訊服務公司、珠海小米通訊技術公司。股東資訊顯示,廣州小米資訊服務有限公司由北京小米移動軟體公司全資持股,其餘三公司均由小米通訊技術公司全資持股。

小米創辦人雷軍。(圖片來源/flickr)

雷軍部分權力下放,為了專心造車

早前,雷軍退出小米科技(武漢)公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兼總經理,該公司也由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另一方面,業界傳出小米投資的生態鏈公司智米科技已加入造車行列,令人猜測雷軍可能為了造車,才會辭去多家小米關係企業法定代表人植物。

雷軍此前表示,造車是此生最後一次創業,有中國媒體猜測,原本雷軍共關聯95家公司,如今雷軍將部分權力下放,或是為了一心造車的籌謀。

今年3月末,小米集團宣佈造車,計劃10年投入100億美元,首批投入100億人民幣。

小米造車計劃10年投入100億美元

9月,小米汽車實體公司正式成立,總部設在北京,工廠也定在北京大興亦莊。截至10月18日,共收到2萬多份徵才簡歷,到崗研發團隊453人;小米汽車預計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產。

今年3月,雷軍決定向被譽為“製造業皇冠”的汽車製造領域發起衝擊。他說:「小米汽車將是我人生中最後一次重大的創業專案,我願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積累的戰績和聲譽,為小米汽車而戰!」

豪言背後,是小米不得不做出這樣的選擇。一方面是因小米智慧手機銷售放緩,另一方面,卻是看好電動汽車產業巨大成長前景。

2021年第二季,小米的智慧手機銷量超過蘋果,僅次於三星,首次成為全球第二,全球市場佔有率達16.9%。但是第三季小米遭遇逆風,股價也應聲下挫接近一年半新低。

受晶片荒衝擊,小米第三季銷售僅增長8%

因為供應鏈中段扼殺了重要零部件的流通與供應,以及蘋果、OPPO、Vivo等競爭對手蠶食其市場佔有率,導致收入只有增長8%至780億元人民幣(122億美元),創2020年初以來最慢增速。第三季淨利暴跌84%至7.886億元人民幣,反映35億元人民幣的轉投資虧損。

全球晶片短缺的擔憂揮之不去,使得汽車和電子業的收入短少數十億美元。小米同樣受到衝擊,悲觀預期「晶片荒」將持續到 2022年,然後明年下半年晶片缺貨現象將開始緩解。儘管如此,由於小米成功進軍海外市場和不斷擴大的零售網絡,公司仍預計2021年小米智慧手機出貨量約為 1.9億支,比去年增長約29%。

小米集團總裁王翔告訴記者,「我們第三季遭遇短缺晶片的壓力,晶片荒將延續到第四季,但將在 2022 年開始緩解。

2022年下半晶片荒有望緩解

長期的晶片短缺和物流雍堵可能會繼續阻礙小米第四季的海外智慧手機銷售。而中國經濟下行和與同業的競爭加劇可能會抑制小米國內市場的銷售。

由於小米推出面向大眾市場的入門款手機,並在雙十一期間為高階智慧手機提供大幅折扣,第四季小米智慧手機毛利率可能萎縮。然而,每月活躍用戶(MAU)和高階智慧手機出貨量上升,可能對小米的互聯網服務來說是個好兆頭,小米的毛利率可能保持在70%。

雷軍創業11年,從智慧手機到智慧家居、智慧辦公再到智慧電動汽車,雷軍不斷闖入新領域;小米也像一條鯰魚一樣,每進入一個新的行業都會攪動和啟動整個行業。

智能電動汽車已經是兵家必爭之地

如今,從智慧電動汽車開始,小米正在各個維度進行著一場自我反覆運算。正如雷軍在小米十周年時所說:我們需要拿出重新創業的熱情,豁出去幹!

「小米造車不是在追風口、趕潮流,而是因為智慧電動汽車已經從『機械產業』轉變為『資訊產業』了。」。「小米不做就會被淘汰,何況我們的兩家同行已經在做。智能電動汽車已經是兵家必爭之地,小米不得不爭。」雷軍解釋。

雷軍清楚地知道汽車行業的風險:動輒數百億規模的投資,而且要3~5年才能夠見效。既然大勢所趨,勢必雷厲風行。2021年9月1日,小米正式在北京完成汽車公司的工商註冊。雷軍在個人微信公號上寫道:「註冊資本為100億元人民幣(下同),公司法定代表人為我本人,這是一個新的里程碑!」

即便小米汽車作為小米集團全資子公司不需對外融資,但對於招到人才、爭取供應鏈資源、吸引流量都有很積極的作用。

跨界造車,在小米高管團隊的算盤中,有三方面考量

第一,小米是首創軟硬體結合模式的公司,對這套模式的理解遙遙領先;第二,小米擁有非常好的品牌和用戶積累;第三,小米全智慧生態不能缺少汽車。

其中,在製造環節,2020年,小米啟用亦莊智慧工廠。該工廠為黑燈工廠,一支手機從無到有的兩百多道工序絕大部分都依靠智慧設備自動化完成。這也是目前中國國內最高端、智慧化程度最高的手機工廠,具備年產百萬台智慧手機的能力。小米智慧工廠二期昌平工廠,已於2021年7月15日開工,具有年產1000萬的產能,將於2023年正式量產。

在小米集團副總裁林世偉眼中,智慧工廠代表的是另一番圖景:「小米要不斷嘗試新的東西,不能永遠用代工。未來十年,智慧製造是經濟發展的一個很大的動力,小米會成為中國製造業一個非常大的新興力量。」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