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台灣出生人口、結婚對數雙雙創下歷史新低 虎年出生率恐更低

生育政策

內政部今天(10)日公布我國2021年的人口統計,總人口數連續兩年負成長,共減少185,922人,而自然人口數則減少29,912人,自然增加率為-1.27%。而今年又剛好遇到在民俗中容易犯沖的虎年,再加上Omicron疫情也開始在全球升溫,因此生育率恐怕會進一步下降。

連續兩年「生不如死」,結婚對數創新低

在總人口成長部分,前(2020)年是台灣自1905年首次人口普查以來,第一次出現人人口負成長情形,總人口數為23,561,236人,人口成長率為- 0.177%。而去(2021)年的人口數則進一步下探,總人口數剩23,375,314人,達到-0.8%。

在人口自然增加部分,去(2021)年出生人數為153,820人,死亡人數為183,732,自然增加率來到-1.27%,較2020年的-0.34%下降,差距進一步擴大。其中自然增加率最高的縣市為連江縣3.27%,而最低的縣市為嘉義縣-6.26%。

而結婚對數也同樣創新低,2021年只有114,606對新人結婚,相較2020年的121,702對,減少了7,096對。部分婚禮業者表示,去年新冠疫情爆發時,許多新人便決定將婚禮延期舉辦,但原本預計今年辦理的婚事,可能又因Omicron攪局而再次被迫延期。

(更多相關新聞:今年前10月新生兒僅12.56萬 台灣1年消失掉1.6個宜蘭市....

不只台灣,疫情打亂全球民眾生育計畫

根據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的研究,在「人均確診率較高」及「因疫情造成失業率大幅提升」的地區,九個月後的出生率將大幅下降。顯示因新冠病毒造成的疫情與產業衝擊,確實對該國生育率存在一定影響。

專家指出,當全球進入後疫情時代,許多夫妻都開始延期或取消原本的生育計畫。一方面是出於健康考量,預期生產期間會需要頻繁地出入醫院、診所等高風險場所,可能加大感染風險。

另一方面則是出於經濟考量,疫情讓許多產業面臨破產或轉型,也連帶影響個人的工作權益。老闆可能需要大量資金進行公司週轉,員工則可能需要進修新的技能來面對不同的產業環境。這些都對個人財務狀況帶來不確定性,也連帶使得人們重新考慮生育的時程。不論是什麼原因,這種生育計劃的延期,很可能因目前Omicron變種病毒在全球造成的疫情而持續。

但美國國家科學院針對多個高收入國家進行調查發現,生育率下降的幅度與各國社會福利、教育、住房和勞動政策等都有相關。例如在重視社會福利的瑞典、芬蘭、挪威、丹麥等北歐國家,在疫情流行期間的生育率就明顯高於南歐國家。

中國人口出生率跌破1%,專家將責任歸咎於年輕人

人口超過14億的中國,生育率也同樣持續走低,2020年中國的生育率僅為1.3,甚至低於日本的1.34。全國人口自然增長率僅為0.15%,創下歷史新低,2021年也預估將繼續下探。

中國人口學的權威期刊《人口研究》,其中的一篇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出生人口變動影響」指出,中國在2020年11月時生育率的大幅下降,與年初疫情爆發的時間點不謀而和,顯示疫情確實對中國的生育率造成衝擊。

作者張翠玲等人也表示,30歲以下的群體的生育數量減少,是中國生育率持續下降的主因。中國經濟學家梁建章、任澤平預測,在最壞的情況下,未來中國的生育率可能會在1.0左右,且在高收入的城市地區數字會更低,建議政府必須大刀闊斧地減少升學壓力,並給予大量的生育補助。

(更多相關新聞:新生兒人數暴跌10%!南韓去年生育率再度創下全球最低 總人口數首度下降

人口負成長+後疫情時代,政策恐需全盤重新規劃

根據我國國發會研究,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老年人口比例屆時將佔20.1%,對我國教育、產業、退休金及醫療制度都造成衝擊。

根據大考中心的資料,111年學測報考只有約11.6萬人,比110年學測12.8人減少1.2萬,創下歷年新低。而據教育部110年的預測報告,在未來 16 學年間,畢業生則平均年減 2000人。預計自 112 學年起,大學畢業生數將跌破 20 萬人,而最低點將出現在120學年度,將僅剩下15.6萬人。屆時不但將造成台灣各產業的人才短缺,教育業也將面臨招不到學生的窘境。

而關乎國人退休生活保障的勞工保險,在台灣生育率持續下探的的情況下,同樣面臨破產風險。根據勞動部107年精算報告中顯示,勞保將在2026年破產,急需要制度性的改革,而改革的方向無非是繳得更多、領得更少,修法恐難以得到民眾支持。

在醫療方面,台灣政府雖因應高齡化社會推出許多相關配套措施,但根據工研院的「長照產業白皮書」顯示,2019年台灣需長照的人數達 79.4 萬人,並會在2026年增加至超過100萬人。據估算,目前全台長照人力缺口達5000~13000人,且未來還需要跟各產業「搶」人才。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