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春節長假剛結束,兩大產業巨頭鴻海和馬士基就捎來供應鏈瓶頸將緩解的好消息。
全球第二大貨櫃航運商馬士基(Maersk)執行長斯庫(Soren Skou)周三(2月9日)預期全球海運擁塞會持續整個上半年,下半年可望緩解。同時公司公布航運部門去年第4季收入大增77%,原因是海運需求強勁帶動運價上揚,股價聞訊大漲7.2%,周三收23,260丹麥克朗,近一年股價累計大漲86.2%。
零組件短缺出現緩解跡象
緊接著,全球最大iPhone組裝代工廠商鴻海集團今天(10日)表示,困擾電子產品生產一年多的零組件短缺出現緩解跡象,對各類的製造商來說,這是振奮人心的信號。
鴻海發言人巫俊毅周四在台北舉行的公司活動上表示,第一季零組件短缺情況將有重大改善,下半年整體供應限制將得到緩解。
由於大流行期間,各類商品的需求增加,零組件短缺,尤其是電腦晶片,已經傷害汽車、智慧手機等各種商品的生產。台積電及其他半導體廠商表示,整個2022年晶片供應將保持緊張,福特汽車和豐田汽車等大型車商最近警告稱,半導體供應吃緊持續帶來影響。
電源管理晶片仍然供應不足
鴻海發言人巫俊毅說,電源管理晶片仍然供應不足。他說,鴻海集團每年採購價值550億美元的晶片,現正努力將供應鏈挑戰的影響降至最低,該集團預計第一季收入和去年同期水準差不多。
由於世界各地廠商擔心,Omicron變種病例爆發和其他不確定性可能進一步擾亂供應鏈,製造商爭相囤積晶片和零組件庫存。
今年1月,台積電執行長魏哲家告訴分析師,他預計該公司將維持比以前更高的庫存水準,以確保供應量安全無虞。
鴻海俄亥俄州工廠將從第3季開始生產電動汽車
除了代工製造蘋果商品外,鴻海還為戴爾、Sony、任天堂等國際大型品牌生產電子產品。鴻海跨入電動汽車的生產領域,去年10月,鴻海同意收購美國Lordstown汽車公司的俄亥俄州的貨車製造廠。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在台北活動上表示,俄亥俄州工廠將從今年第3季開始生產電動汽車,鴻海今年將推出2款電動汽車,今年汽車零組件的收入將達到新台幣200億元(7.2億美元)。
前一天,丹麥貨櫃海運巨頭馬士基(Maersk)預期全球海運瓶頸會持續到6月份,下半年可望緩解,並宣布以16.8億美元收購美國公司Pilot Freight Services,以增強北美運輸大件貨物的能力。Pilot經營由87個內陸樞紐組成的網絡,並與第三方貨運供應商合作,將貨物運送給客戶。
馬士基2021年稅前盈餘激增2倍
過去兩年,貨櫃和散裝船運公司獲得驚人的豐厚獲利,因為港口瓶頸和消費者對製成品的需求大幅增長,刺激海運運費飆升至紀錄新高。
馬士基業績也飛騰,該公司周三公布去年第4季燃料成本雖大增 71%,但是航運部門的運費大漲83%,2021年全年營收成長55%,達到 618 億美元,其中貨櫃業務收入大增65%。
因運費飆升,成本降低和物流優化,2021年,馬士基淨利增至180億美元(158億歐元),EBITDA稅前盈餘激增2倍達到240億美元,均寫下史上新高,其主要競爭對手義大利的MSC和法國的 CMA CGM去年淨利也創新高。
但馬士基的執行長斯庫預期下半年海運業將逐漸恢復正常,因為人們重返辦公室的工作崗位,在外出旅遊和娛樂等服務上將花費更多,對製成品的需求相對會減少,使得公司預估今年稅前盈餘約240億美元,和去年水準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