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縣市長選後,國民黨失去了大部分的地方執政權、16年又輸掉了中央執政、國會多數,淪為完全在野黨,現在黨主席選舉逐漸白熱化,在黨內互打激烈情況下,未來情勢仍然混沌不明,有人擔心2018的縣市長選舉,分裂的國民黨可能機會渺茫,目前許多人都想要推薦適合的人選出來參選,目標鎖定國民黨年輕世代,這使得目前黨內形象較清新的青壯世代立委受到矚目。
2014年選戰過後,國民黨輸掉桃園、台中、台北三都,僅保住新北一都,現在面對在中央、地方都有執政權的民進黨,國民黨要反攻談何容易。未來520之後選出的新任黨主席要如何布局,首當其衝的指標就是2018年六都直轄市的執政權,由於六都選舉結果又將影響2020總統大選,國民黨在2018若無法取得進展,將形同2020提早出局。
黨主席選戰熱,參選人搶開支票
對於未來布局的思考,現正參選黨主席的六組參選人馬都陸續表達意見,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認為要拿下二都;前副主席詹啟賢強調要能「南下」;前立委潘維剛則發下豪語要搶回三都。
不過,要贏回執政權,必然要有好的人選,要怎麼找到好的人選?有人提出「刺客」戰術,有人點名國民黨中央委員連勝文「南征」高雄;台中立委江啟臣「北伐」台北市或新北市;蔣萬安選台北市或宜蘭縣,讓青壯世代接班。
只是國民黨目前正值黨主席選舉,六組人馬一齊競逐更是前所未有,現在是選舉支票人人會開,但是能否當選並且兌現支票則沒人敢保證。
刺客犧牲打要如何安排
不過,這種刺客戰術究竟是不是無謂犧牲送死,還有待商榷。對於已年屆47的連勝文,才剛輸掉台北市長選戰,要再南下綠營重鎮打一次「犧牲打」,如又不願長期經營,只是平白耗損政治生命,可能性還不如參選北市立委機會來得大。
以被點名的現任立委江啟臣來說,若要他到新北或台北參選,首先就要面臨「半途落跑」的質疑,2018時的立委任期只到一半,對手或選民都不可能認同本地立委改到雙北參選市長。
據了解,江啟臣最大的可能是直接在自己經營的台中參選市長,只是這要再看黨中央的態度,若能越早定案,就可以越早跨出自己的選區經營,為選舉準備。
現在除外界點名的連勝文、江啟臣、蔣萬安,新北市副市長侯友宜早期一路在警界爬升到警政署長,後由新北市長朱立倫延攬,在地方經營成績、人脈都不差;台中市另也有長期在地經營的五屆資深立委盧秀燕。
過去2016年選前,不分區立委被提名人曾被要求簽切結,2018若被徵召參選縣市首長時不得拒絕,不過,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說,距離選舉仍有段時間,是否執行此條款尚未討論。黨內人士也說,除非明年縣市長選舉徵詢不順,否則要啟動條款的機會不大。
其實,過去提名不分區名單時已有爭議,譬如黃昭順、吳志揚、張麗善等人被質疑是怯於參選或已經敗選,就算未來參選也沒有勝算,因此對於這些老面孔,大概無法有太過期待。
黨主席選舉確定前,情勢不明
黨內人士認為,國民黨在野後,各地立委成為當地民意支持最高的政治人物,只是除了訊息流通迅速,需要高知名度的都會區,地方的首長可能還是需要現有在地深耕、長久經營者來「汰舊換新」,如桃園市立委陳學聖、彰化縣立委王惠美,還有各地的縣市議員等。
只是,由於現在國民黨正面臨「史上最激烈」的黨主席選舉,各參選人路線主張各異,未來黨內如何提名,勢必還須一番合縱連橫,也要看黨主席本人的意向而定,這都要等未來黨中央領導人確定後才能知道。